万历44年的新年尤为热闹,不知不觉间,朱老七已是五个孩子的爹。
错了,应该是八个。
东哥的预产期在一月底,王妃的预产期在四月份,辛勤耕耘之下,大艾也有了 ,预产期大概在七月。
女人个个水灵多汁孩子个个健康活泼。
女人原则上都归王妃管,但各有事业,各忙各的,极少在一块瞎凑。这个习惯很好,要继续保持。凑在一起就会变味,惹人生厌。
孩子多找同姓玩伴,小的去幼儿园里撒欢,大的就去读初级学堂,确实比深宫养出来的要强过百倍。
小卓文邹邹的,但大女儿却调皮捣蛋的紧,马上要就读小学,一时间令朱老七感慨万分,自己是不是老了?
好吧,按后世来说,自己也才刚刚大学毕业,正为如何找份工作充当牛马而发愁呢,就不要说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话说他这个头,今年终于稳定下来没有继续增加。按瀛州米制,身高一米八五,妥妥的巨汉,什么都大。
瀛州长度度量衡别有不同,以裁衣尺为基准,三尺为一米,而后舍去尺不用,而采用十进制标准,也就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为什么要更改度量衡,现有的不香么?
不改不行,同样一尺,裁衣尺同木匠尺就不同,每个行业都或多或少有差别。这就不利于统一标准更不利于统一教学,在分工生产上遭遇极大困扰。
而继续使用“尺”来统一标准,无论文字记录或者口头表达也极易产生误解,究竟是哪个‘尺’?
所以一定要改,新制一米长的金条就在王府封存,那就是标准。
此制推行数年,小有成果,起码在瀛州慢慢成为主流。
朱老七的感受,自己定的一米同后世一米应该大差不差,误差极小。
除了身高体壮,体毛也多,络腮胡,胸前老大一片毛。
朱老七时常照镜子顾影自怜,对自己现在的模样身材十分满意,也十分注重保持,尤其络腮胡须,更是精心修剪,万分在意。
成熟稳重威武霸气全在这一大把胡子上。
现在的女人同后世的审美不同,他这样的才是标准型男,嘴上没毛奶油小生,那不是戏子就是太监,不大受女人待见。
正月十六,开府坐衙。
朱常瀛签署万历44年第一号政令,《推行简化字细则以及考核标准》。
推广简体字,是朱老七打出生就想干的事,但时机一直也不成熟,没有推广的条件。
汉字是简好还是繁好?这要看去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