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第四章 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专制,始皇暴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专制,始皇暴政(1 / 2)

在中华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秦始皇嬴政犹如一座巍峨且神秘的高峰,傲立在岁月的起点。他以气吞山河之势,横扫六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诸侯纷争,铸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豪迈气魄,让他成为千古一帝的有力候选者。然而,在他那辉煌功绩的背后,却有着一抹浓重的阴影,恰似乌云蔽日,久久笼罩在历史的天空,这便是备受争议、影响深远的“焚书坑儒”事件。

此事件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改变了秦朝社会的诸多格局,更如一道深深的刻痕,贯穿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历史脉络,成为人们评判秦始皇功过是非的关键标尺,也引发了无数人对思想自由、文化传承与政治强权碰撞交融的深度思考。如今,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那个金戈铁马、风云变幻的秦朝,去探寻“焚书坑儒”背后的隐秘故事、复杂缘由以及深远影响。

一、事件背景

1. 秦朝统一局势

公元前 221 年,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秦始皇嬴政站在咸阳城的巍峨城楼上,俯瞰着这片广袤无垠且刚刚被统一的山河大地,心中满是壮志豪情。历经十余年的南征北战,韩、赵、魏、楚、燕、齐六国逐一覆灭在秦军那锐不可当的铁骑之下,曾经四分五裂、战火纷飞的华夏大地,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与统一。

然而,这份表面的平静之下,却暗流涌动。旧六国的贵族们,虽在军事上遭受重创、失去了往日的权势与封地,但他们心中对旧国的眷恋、对秦朝统治的抵触,犹如深埋地下的火种,随时可能复燃。他们或是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复国;或是凭借自身在原属地的威望与财富,拉拢人心,对秦朝颁布的各项政令阳奉阴违。而文人墨客、儒生士子们,作为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在这新旧交替之际,也陷入了迷茫与挣扎之中。他们自幼深受各国固有文化传统与学术思想的熏陶,对于秦朝推行的全新制度、统一规范,既有出于知识阶层的审视与质疑,也有因习惯和信仰差异产生的本能抗拒。

2. 思想文化乱象

彼时的华夏大地,百家争鸣的余音尚未消散,儒家秉持着“克己复礼”的理念,尊崇上古周礼,渴望以道德感化、礼仪规范来治理国家,认为秦朝以严刑峻法驾驭臣民,有违仁政之道;道家倡导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对秦朝大兴土木、频繁征战的做法深感忧虑;墨家秉持兼爱、非攻思想,谴责秦军在统一战争中的杀伐过重;法家虽与秦朝统治理念相近,但在具体施政细节、权力分配上,也与秦朝朝堂存在分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