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第五章 萧规曹随: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萧规曹随:无为而治,休养生息(2 / 2)

(二)经济举措

在经济领域,萧何推行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旨在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他大力鼓励农耕,将农业视为国家的根本大业。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萧何减轻了农民的田租赋税,使得农民能够在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下辛勤劳作。据记载:“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这一举措让农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纷纷回归田园,开垦荒地,精耕细作。

同时,萧何对商业也采取了适度宽松的管理政策。他认识到商业的繁荣能够促进物资的流通与交换,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他放宽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降低了商业税赋,鼓励商人从事贸易活动。一些地区的商业逐渐复苏,集市上开始出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百姓们的生活需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他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组织人力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水利设施,如都江堰、郑国渠等,使得农田灌溉得以保障,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还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对一些传统的手工艺行业给予扶持与引导,促进了手工业制品的生产与流通,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品资源。

三、曹参继任

(一)曹参的理念

曹参在萧何之后继任相位,他所秉持的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理念,成为了这一时期治理国家的核心思想。黄老之学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其自身的发展之道,政府不应强行干预,而应让百姓在自然的状态下休养生息。曹参深刻领悟到这一理念的精髓,他坚信,经过长期战乱的国家与百姓,需要的是一个安宁、稳定、宽松的环境,过多的政府干预只会扰乱社会的正常秩序,阻碍经济的自然恢复。

曹参在齐国为相时,就曾大力推行黄老之学,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史记》记载:“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这段经历让曹参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为他日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无为而治”奠定了实践基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