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三藩”势力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崛起并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重大隐患。三藩分别为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他们在清初的政治与军事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拥有广袤封地与雄厚兵力。吴三桂镇守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掌控广东;耿精忠则在福建一带拥有势力范围。
吴三桂于明末降清,在清军入关及后续统一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因而受封平西王,得以在云南等地培植势力。尚可喜与耿精忠的先辈也早在清初因战功受封,家族势力在当地盘根错节。随着时间推移,三藩势力不断膨胀,在经济上,他们垄断地方财政税收,把控盐铁专营等重要经济命脉,致使大量财富聚敛于藩地,而中央财政所得却被严重削减。军事方面,三藩拥兵自重,兵力总数达数十万之众,且装备精良,军事训练自成体系,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军制之外的军事力量。在政治上,三藩于其封地内自行任命官员,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地方行政体系,仿若独立王国,严重削弱了清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辖权与控制力,中央集权制度面临严峻挑战。
一、矛盾激化与叛乱爆发
三藩势力的膨胀与清朝中央集权统治的矛盾日益尖锐,撤藩问题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康熙十二年(1673 年),平南王尚可喜因年老奏请归辽东养老,请求留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康熙皇帝看准时机,决定借机撤藩,当即下旨准其父子同归辽东,并谕令撤藩事宜。吴三桂与耿精忠得知消息后,深感不安,为试探朝廷态度,也假意上书请求撤藩。康熙皇帝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朝堂之上形成了两派截然不同的意见。以索额图为首的部分大臣认为三藩势力庞大,撤藩恐引发叛乱,主张暂且安抚,维持现状;而另一派以明珠等人为代表,则力主趁机果断撤藩,认为三藩蓄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先发制人。康熙皇帝深思熟虑后,认为三藩久握重兵,已对国家构成严重威胁,若不及早解决,日后必成大患,于是毅然决定下令撤藩,派遣专使前往云南、福建等地,督促吴三桂、耿精忠等即刻启程。
吴三桂接到撤藩旨意后,大为震怒,自认为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却遭如此对待,遂决意起兵反叛。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昆明率先发动叛乱,他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封“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并发布檄文,宣称“兴明讨虏”,妄图以此蛊惑人心,拉拢各方势力。其军队迅速集结,气势汹汹地向周边地区进军,云南、贵州等地很快陷入其控制之下。
吴三桂叛乱的消息传开后,福建的耿精忠与广东的尚可喜之子尚之信也相继响应。耿精忠在福建囚禁福建总督范承谟,举兵反叛,迅速控制福建全省及浙江、江西部分地区;尚之信在广东发动兵变,软禁其父尚可喜,接管广东军政大权,加入叛乱阵营。此外,广西的孙延龄、陕西的王辅臣等一些地方势力也受吴三桂煽动,纷纷起兵,一时间,叛乱之火燃遍大江南北,清朝半壁江山陷入动荡之中,“三藩之乱”全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