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充满挑战的征程,在人类探月活动的历史长河中,曾多次发生探测器未能实现月球的捕获而迷失在星际间的惨痛事故。
这些事故大多是由于飞行过程中卫星姿态和速度控制不够精确所导致的。就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如果航向稍有偏差,就可能迷失方向。卫星也是如此,如果在地月转移轨道近地点有 1米/秒的速度误差或 1千米的高度误差,飞到月球附近时都将产生几千千米的位置误差,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足以说明此次探月任务的精确性要求达到了何等苛刻的程度。
在高速飞行的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必须在地面的指令下进行中途轨道修正。一般来讲,至少需要进行两次修正,第一次是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一天之内,第二次是在到达月球的前一天内。
这些至关重要的指令,都像是来自地球母亲的关切与指引,由设在北京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每一个指令都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着嫦娥一号卫星前行的道路。
11月 5日前后,当嫦娥一号卫星到达距月球 200千米位置时,一场惊心动魄的“刹车”行动即将上演。这一减速制动环节,也就是“刹车”,是实现绕月飞行的一个关键步骤。只有精准无误地完成这一动作,卫星才能被月球引力成功捕获,从而成为绕月飞行的卫星。
这一过程就像是一场宇宙间的微妙平衡游戏,“刹车”晚了,卫星就会如同失控的流星,径直撞到月球上去;而“刹车”早了,则会像断了线的风筝,飘向无尽的太空。“刹车”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卫星当时的位置和速度矢量是否正确。我国科学家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超卓的智慧,经过多次复核、复算,成功突破了这一技术难题。
2007年 11月 5日,嫦娥一号卫星的第一次近月制动成功实施,卫星从地月转移轨道顺利进入 12小时月球轨道。从这一刻起,嫦娥一号卫星真正成为了一颗绕月卫星,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开始环绕月球履行它的伴月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