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四合院之我说都听着,不许反驳> 第235章 攻略社会主义国家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 攻略社会主义国家3(2 / 2)

孙师傅和其他师傅们在培训中学会了如何用简单的手势和表情与德国人交流。他们还学会了如何用德语介绍自己的小吃。虽然语言不通,但美食的魅力让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德两国的联系逐渐紧密频繁。德国不仅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成为中国美食走向世界的重要舞台。中国小吃在德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对异国美食的接受度较高。

据《2024-2030年中式餐饮行业盈利模式创新与变革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德国经济稳步复苏和消费环境进一步宽松,中式餐饮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中式餐饮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4.0万亿元,同比增长17.04%,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4.4万亿元。在德国,中式餐饮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德国消费者对中餐的兴趣日益浓厚。

德国的多元文化背景为中式餐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开始尝试并喜爱中国的美食。例如,麻辣烫在德国的兴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23年10月,德国首家杨国福麻辣烫门店落地杜塞尔多夫,开业当天就卖出700余碗麻辣烫,食客的队伍排到了店外大街。如今,杨国福麻辣烫在德国已经开设了多家门店,月平均销售额达到15万-17万欧元。

中国小吃在德国的成功,离不开本土化的经营策略。杨国福麻辣烫在德国的扩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杨国福选择与驻扎在德国本土的代理公司YGF Verm?gensverwaltung GmbH合作,依托代理商本地化资源和团队优势,从德国开始,辐射到整个欧洲。

程总告诉我们,早在2023年初,公司就已经开始参与到杨国福集团2023-2024海外战略部署工作中。“我们集团做的餐饮类目比较多,坚守的一个原则是,单类目只选择一个品牌,单品牌只选择天花板。杨国福较强的产品力和企业组织能力,是我们选择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在合作洽谈过程中,我们分享了欧洲餐饮行业的消费情况,提出品牌本土化、定位差异化等发展思路。”

简单来说,就是让欧洲人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杨国福,不是国内传统的夫妻店模式,而是一个具备品牌文化属性的“第三空间”。经过为期近1年的筹备,杨国福欧洲首店落位于杜塞尔多夫。程总回忆,门店落地的过程较为顺利。过去几年,团队已经在小龙坎等火锅品牌的德国本地化经营上取得了一定成功。“从餐种来看,麻辣烫和火锅的重叠度还是挺高的。筹备到落地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和品牌沟通门店视觉形象、位置选择、底料与设备运输等内容,其他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些常规性操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