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厂长哪里知道,何雨柱是个有系统的人形挂逼。
其实这些还都是小儿科,何雨柱脑海里的各种图纸都不知道有多少张。
就拿生产一架车床来说,那可是从螺丝钉开始的,每种螺栓都是配图的,车床全部图纸都画出来,那最少都是几千张的。
要知道,后世一艘舰艇的图纸,足足可以装满几间屋子!
何雨柱看着眼前的杨厂长,脑海中不断回想起电视剧里杨厂长的表现。
其实,杨厂长这样的人,主要还是看人的能力以及品质。
杨厂长这种干实事的人,提拔的也是那种干实事的人,比如电视剧中刘海中在车间造反,车间管理者就是那种干实事的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一心想着的还是搞好生产。
像李副厂长这样的关系户,往往都是只能在后勤混日子,实权有,但企业的生存发展和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杨开志听着安宁对方案的解释,终于翻看完了最后一张图纸,脸上满意之色愈发浓郁,心头的那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原本按照他的设想,是要成立一个全新的车间来负责农机项目的生产。
这看似简单的一步,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新车间的成立就意味着人员的重新安排和调动,而这背后,又必然少不了利益的重新分配。
一想到那些为了蝇头小利就能吵得不可开交的部门领导和经营班子,杨开志就觉得头疼不已,为了一个新车间的方案,怕是少不了要争论个三五天,甚至更久。
可现在,何雨柱的方案简直是雪中送炭,完美地解决了他的难题。
直接在现有的焊工车间进行生产,不但省去了新建车间的麻烦,还大大降低了人员调动的阻力。
只要从焊工车间抽调一批人,组建相应的班组即可,既简单又高效。
更让杨开志满意的是,何雨柱还巧妙地预留了几个统筹管理的岗位,正好可以用来安置几位厂领导的关系户,可谓是皆大欢喜。
而且,何雨柱的方案中还提到了需要增加人手,这样一来,厂里多出来的几十个招工名额也就能顺利分配下去了,不需要为了招工名额的事情头痛了。
要知道,这关系着厂里领导们和一些老职工的切身利益,分配不均的话,少不了又是一番争斗。
何雨柱这个方案,简直是把他所有顾虑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