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等通过史迪威将军向盟军高层建议,把反应装甲以及其更新技术提供给苏联。这样,苏军能够有一定反击的能力,遏制德军的势头。再说,德军也好苏军也罢,很快会从战场和情报中得到反应装甲的消息,这个技术也不是什么很高级的技术,德苏很快就会仿制装备。美英高层很快同意,并大大方方地向苏军提供一批生产出来的反应装甲,以示盟军一视同仁,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决心。
黄伟和刘莫龙、王丛戊也在商讨,如何应对德军虎式坦克,现在的德军明显不同于异时空,强大了很多,德军很快也会得到反应装甲这一技术,德军虎式将更加强大。
看来,得快速推出稳定翼穿甲弹了,只可惜,兄弟们穿越过来没一个人学习过相关技术,只知道简单的原理,如何让盟军相信并提前开始研发,王从戊挂着一个战术武器专家的羊头,绞尽脑汁在思考着。
因为中国军在北非、在西太平洋、在缅北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盟军高层越来越重视中国军的组建和装备更新问题,马歇尔作为盟军总参谋长,秘密再次来到重庆,面见种花领导人。苏联方面,中国远征军第三方面军先遣第115、129集团军在叶尔绍夫一线第一次参战,尽管很多士兵还没适应苏联的严寒天气,他们仍然采取主动突击,大迂回作战,一举击溃德军在此突出部的第6集团军三个机械化师,迫使德军从该区域退却,这也是至斯大林格勒大战之后,德军在南线第一次战略退却!
苏联方面再次催促,迫切希望中国远征军第二梯队尽快行动,他们计划在第二批次中国远征军抵达后,利用冬季优势,发起对德军南线的一次大规模反击,苏军野心很大,希望借此击溃德军南线集团军群,甚至想包围歼灭德军南线主力第6集团军。
中美苏三方为此展开一次坦率的谈话,中国方面其实很想集中兵力解决国内被占区域的问题,苏联方面则提出增加中国远征军数量的问题,美国也有小心思,他们希望中方加大西天平洋和非洲兵力的投入。
私底下,美方悄悄向中方暗示,这次大战是机会,中美应联合起来,借此机会,消耗英、苏的潜力,为战后世界格局创造条件。马歇尔分别会见了种花两大党,将LSF总统设想战后联合国的方案告知。种花也借此机会向美丽国提出工业基础建设问题。马歇尔代表LSF答复,只要种花家暂时放弃解决被占区,全力协助对德、日外线作战,战后,日本的工业将全部归种花所有,在欧洲的一部分基础工业也将分批给种花。
得到承诺的种花立即答应了美丽国的请求,中美苏很快达成协议,美方将加大从远东运输的能力,让中方第三远征方面军在三个月内完成整装,为此,美方同时向中方派出一支庞大的武器指导团,协助第三方面军尽快熟悉武器的使用,尽快投入战场,与此同时,中方同意第二批第4、35、200集团军一边行动一边接收武器,从哈萨克方向进入南线战场。
缅北的第一方面军也得到加强,原桂军的两个军、滇军的一个军被划入第一方面军,要求郑洞国必须在一个月内拿下缅北,三个月内打通中印公路线。为此,副总参谋长白亲自到前线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