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重生之互联网致富手册> 第367章 助攻3D晶体管研究,再获一员大将(3合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7章 助攻3D晶体管研究,再获一员大将(3合1)(1 / 2)

第381章 367.助攻3D晶体管研究,再获一员大将(3合1)

赵德彬在得州停留了三天两晚,便返回了硅谷。

这次过来邀请张孺京还是很顺利的,回程的时候,赵德彬包里已经装着了张孺京签好字的合同。

在赵德彬离开这天,张孺京向得州仪器提交了辞呈,并与总裁面谈过了。

张孺京现在的地位已经很高了,纵使是辞了职,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离开的,还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做交接。

赵德彬能看得出来,张孺京是铁了心要回国。

临走前,张孺京把珍藏多年的硕士毕业论文送给了赵德彬:

“这篇论文是我在1973年写的,距离现在已经有18年了。

它是我非常珍贵的回忆,这么多年,我一直将它带在身边,它见证了我每一步的成长。

今天,我将它送给赵先生留作纪念,感谢赵先生给了我这次回国的机会。”

通过张孺京,赵德彬还认识了加州大学伯克立分校的华裔校长田长林先生,并与田长林约定在回到加州后见上一面。

张孺京的硕士是在新乡州立大学读的,他的导师是一位名叫戴维·本南森的犹太教授,由于张孺京是留学生,各项费用都比较高,导师热心地帮他申请了奖学金,并且让张孺京担任自己的研究助理,帮助张孺京解决了生活来源问题。

当时,张孺京和导师经常要做实验,由于学校只允许他们在晚九点以后使用电脑,以至于实验经常做到凌晨,第二天,张孺京会和导师一起研究实验数据。

因为实验比较复杂,有时,一些数据会让张孺京和导师感到疑惑,每当这个时候,导师就会给在伯克立当教授的田长林打电话请教。

在多次的请教过程中,张孺京和田长林也渐渐熟悉了起来,田长林对张孺京学业的帮助很大,算得上是张孺京的半个导师,在此后的多年间,张孺京和田长林一直保持着联系。

5月21日,回到硅谷的第二天,赵德彬、张思明、凯茜带着翻译驱车前往加州大学伯克立分校。

伯克立分校的世界排名一直在前20到前30之间,在丑国国内的排名也在十多名左右,是丑国常青藤联盟以外的其他顶尖学府之一。

由于伯克立分校就在三藩市湾区这边,所以为硅谷输送了很多科技人才,与80公里以外的斯坦佛并称“硅谷双雄”。

在校长办公室中,赵德彬中见到了田长林。

田长林今年56岁,是一位谦和有礼的学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