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张阳泉选择罗贯中的按比例收税方案,更重要是因为对自己的两种稻谷有信心。
北郊的科籼12已经成熟,虽然还在割收,预计亩产有四百斤左右。其实在后世,如果肥料充足,并且能够科学杀虫的话,科籼12亩产能达到八百斤!
与科籼12相比,绿银占的产量更高,就算和科籼一样减半,也能达到六百斤。
如此一来,百姓们一亩田能得一千斤粮,减去一百斤田税,也还有九百斤收成,脱壳后也有七百多斤,再不用担心填不饱肚子了!
按照江都田地八千多顷来计算,总管府一年能收田税八十万石粮食,仅凭江都一城,养二十万军队都不成问题!
水稻与土豆不同,只要去壳后,胚芽就会受损,无法再种植。
张阳泉为了保证两种水稻种不被别人获得,目前只在江都种植,而且制定好了方案,将来割收时派军队把控,去壳时派官吏监督,最后制定严格法律,严禁稻种外流!
如此用不了多久,总管府就能积累大量粮草,百姓们也能生活富足,到时自然能吸引流民到来,让江都更加繁荣。
为了养民,除田税外,他暂时没有制定收赋税的计划。先让江都百姓缓一口气,根据他们年底收成情况,再研究如何制定赋税。
正思索间,秦苓思来到他身后,捏着他肩膀,讨好地问道:“姐夫哥,明天是休沐日,你准备带我们去哪里玩?”
张阳泉愣了一下,一时没有作答。
总管府的休沐日和元朝一样,大月休五日,小月休四日。
一开始有官员向张阳泉要求休沐日时,他还很惊奇,都在造反了,还考虑着每天休息几天?
结果那些官员表示,几乎每支起义军都有休沐日,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点,休沐日不会比元廷少。
也许是起义军首领们觉得,既然要推翻元朝,不能让手下人觉得跟着他们的福利待遇还不如元廷。
总而言之,慢慢就形成一种默契。
张阳泉仔细一想,真要天天干活的话,估计谁都受不了。虽说他自己干的挺有劲的,但毕竟身处的位置不同。他只要想休息,随时都能休息。
所以张阳泉便同意了文官们的请求,规定总管府的休沐日和元廷一样,大月休五天,小月休四天,另外一些特别节日也会放假。
军队不同,还是每天都得训练,只是把每人的探亲假加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