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修真小说>聊斋大天师> 第二百四十三章 如来佛祖的馈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三章 如来佛祖的馈赠(1 / 2)

张牧之纵使如今成就阳神境界,身负法力神通,然而依旧未得正果,说到底依旧是人。

所以当释迦牟尼将他认作“弥勒尊者”,并说他有一颗真正的佛心,拯救未来劫数非他不可等等言语时,张牧之心中就不禁生出自得之意。

不过张牧之总算知道要点脸皮,心中思量片刻后还是实话实说:

“释尊说贫道有一颗佛心,便将贫道认定是弥勒尊者,其实是抬举贫道了。”

“在贫道心中确实能将天子和百姓等同视之,上界诸神也不比凡间众生更加高贵,这并非是贫道有佛心,而是同贫道幼时经历有关。”

“释尊或许不知,在贫道生长的未来世界,皇帝早已经被赶下龙椅,天下无人敢称皇称帝。”

“而彼时漫天神圣也隐匿无踪,纵使我等道士也无法感应三界诸神,什么科仪、法术都成了摆设。”

“在那个年月,天下大势便是以人为主,皇帝神仙都成了虚妄,纵使山河革鼎,也需以救国救民的名义才能成事。”

“贫道虽被道祖从末法世界接引至此,修成神通法力,其心性却难免受当初经历的影响,不再以天子、仙神为贵,反倒是在意天下百姓更多一些。”

释迦牟尼端坐在菩提树下,脸上皮肤干燥,嘴唇上也因干渴崩了皮,然而清澈的眼神中却满是笑意。

这位被称为“如来佛祖”的贤者听完张牧之所说的话后非但不失望,反而更加确认这小道士就是自己所找的人。

只听释迦牟尼微笑着对张牧之道:

“按我佛家经意来讲,心由五蕴而成,人在世间所见、所经历的一切,才形成了一颗独特的心。”

“就像是秦人尚武,唐人尚奢,赵宋时偏居一隅,人心思安,将期望寄托于佛道,这都是人心受外界影响的表现。”

“众生智力有限,目光也短浅,对未来所求不过一日三餐能吃饱饭,不过多赚一些金银,行路艰难时想的也仅是千里马……”

“但你不同,你的心不受当前限制。”

“你所持之心在未来或许是一颗人人皆有的平常心,但在如今这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世界,又何尝不是一颗佛心呢?”

“若真到了需要在无量众生和贵人、神明百姓之间作取舍之时,唯有你才会选择众生,而不是将他们视作无关紧要的草芥,这怎地不是救世的弥勒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