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北方举人考中进士不足总进士录取名额二成时,通过增补的方式补足。
对这一要求,朱标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理由很简单。
科考总的录取名额是有限的,不可能给谁开绿灯,这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
朝廷如果给北方二成的保底名额,必然引来南方读书人的巨大反弹,更加加深了南方和北方的对立情绪。
朱允熥听了,也觉得是这个理。
既然阻止不了,那就顺其自然了。
永乐二年二月十八日,会试如期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六百八十名举人参加了这一万众瞩目的考试。
中书舍人刘三吾为主考,礼部尚书白信蹈为副考。
三月十九日,考试结果揭晓。
三月二十日清晨,刘三吾、白信蹈将新科进士名单和试卷呈给给朱标御览。
朱标看罢名单,惊得从龙椅上弹了起来。
"刘先生,为什么考中者全是南方举人?
北方举人为什么一个也没有考中?这个榜单公布出去会是个什么结果?
岂不是闹得沸反盈天?"
刘三吾拱手颤巍微回道:
"陛下,老臣昨晚看到这份名单,也吓死了,巴不得马上呈给陛下。可是老臣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老臣不该活到八十五的。"
朱标头皮都是麻的,对白信蹈道:"卿就没什么话要讲么?"
白信蹈眼圈发黑,双目无神,显然也是一夜未睡。
刘三吾八十五岁高龄了,只是挂了个主考的名而已,会试的具体事务全是白信蹈在操办。
出了这么大事故,礼部尚书第一个跑不了。
白信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按照我朝规矩,主考官也只能看见红笔誊抄的糊了名的朱版,原来的墨版存档待查。"
"而朱版必须与原版一模一样,哪怕有犯讳及大逆不道之语,也必须照抄不误。除非主考官胆大包天,拆开糊名,根本看不到考生名字。"
"九名考官阅完卷,圈出九十份上佳试卷,交副考审核,副考审核完毕,再圈出六十份上上佳试卷,然后再交主考审核,主考审核后,再圈出五十一份最佳试卷,并用朱笔标好名次。"
"最后,主考、副考在九名考官见证下裁开糊名,直到此时,进士名单及名次才最终出炉。″
"臣以性命担保,此五十名进士全是实至名归的人才,并不是徇私舞弊蒙混进来的。至于为什么北方人一个也没考中,那只能说是凑巧了。"
"国法俱在,臣若有半句虚言欺瞒陛下,愿受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