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数日后,郎中师徒二人终于抵达了咸阳城。这座大秦的都城,热闹非凡,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巍峨的城墙高耸入云,城门口守卫森严,士兵们身着整齐的铠甲,目光如炬地注视着过往的行人。
郎中师徒站在城门外,望着这座繁华的都城,眼中满是敬畏与期待。郎中身着朴素的长袍,虽有些破旧却洗得干净。
他紧了紧身上的包袱,转头对身旁的学徒说道:“徒儿,咱们终于到咸阳了。这里便是大秦的中心,咱们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为那些患病的士兵们治好眼疾。”
学徒微微点头,脸上带着一丝紧张与兴奋:“师傅,我定会谨遵您的教诲,竭尽全力。只是这咸阳城如此之大,我们该如何去面见陛下,献上咱们的医术呢?”
郎中思索片刻,说道:“咱们先去告示的地方看看,说不定能遇到相关的人指引咱们。”
师徒二人随着人流走进了咸阳城。城中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他们一路打听着,终于来到了张贴诏令的地方。此处依旧围着不少人,都在谈论着陛下求医治眼疾之事。
郎中挤到前面,仔细看着那诏令。这时,旁边一位穿着官服的小吏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一番师徒二人,问道:“你们可是为了陛下诏令之事而来?”
郎中连忙拱手行礼,说道:“大人,正是。在下略通医术,听闻陛下重金求医治眼疾,便带着徒儿从远方赶来,希望能为陛下分忧,为患病的将士们出一份力。”
小吏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随我去见负责此事的官员吧。不过,能否得到陛下召见,还要看你们的本事。”
师徒二人听后,心中一喜,连忙跟着小吏来到了一处官衙。在官衙的大堂上,一位官员正坐在桌案后处理事务。
小吏上前禀报了情况,官员抬起头,看了看郎中师徒,说道:“听闻你们能治眼疾,可有什么凭据?”
郎中恭敬地说道:“大人,在下祖传医术,对眼疾略有研究。在家乡也曾治愈过不少眼疾患者。
官员坐在桌案后,双手交叠放在身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他微微前倾身子,开口问道:“你既说祖传医术,那你父亲叫什么名字?”
郎中挺直了身子,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大人,在下父亲叫傅仁帆。”
“傅仁帆?”官员的眼睛瞬间瞪大,脸上满是惊愕之色,他猛地站起身来,椅子在地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他快步走到郎中面前,上下打量着他,仿佛要把他看穿一般。“你……你真的是傅仁帆的儿子?”官员的声音都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