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团结全球的新秩序,如今在欲望与不信任的双重夹击下,逐渐走向瓦解。最初,全球合作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共享资源与技术,推动全人类的复兴。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家开始对共享原则产生质疑。他们认为,技术掌控能力应该由拥有更先进研发能力的国家主导,而非无条件地分享给所有人。矛盾从暗流涌动,逐渐演变为公开的分歧。
在北方联盟的一次公开声明中,其领导人质问:“我们为复兴投入了无数资源和努力,为什么要让那些毫无贡献的国家享受相同的技术红利?”这句话瞬间点燃了全球舆论的火药桶。一些发展中国家指责北方联盟试图垄断关键技术,而北方联盟则反驳称,技术资源有限,如果无法合理分配,将无法最大化其效益。这场争论从技术领域蔓延到了社会经济层面,甚至引发了局部冲突。
与此同时,某些小国家采取了更加激进的方式。他们通过网络间谍活动窃取核心技术,甚至试图操控全球能源网络。某一日,南美洲的一处能源中心突然断电,导致数十个城市陷入黑暗。调查发现,这是一名不明势力黑客针对能源分配系统的攻击。虽然最终被成功遏制,但这一事件像一枚重磅炸弹,炸碎了本就脆弱的信任体系。各国开始互相指责,认为是其他国家暗中操作,以此谋取技术霸权。
叶辰和艾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紧急召集了一场全球峰会,试图挽回局势。峰会在重建后的联合中心大楼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齐聚一堂。然而,会议现场充满了火药味。北方联盟代表坚决要求重新划分资源和技术分配规则,明确指出,“技术的滥用正在毁灭合作的基础!”与此同时,南方国家则反驳称,“如果不是你们的垄断行为,我们根本无需采取这种方式!”双方的争执愈演愈烈,甚至在现场爆发了肢体冲突,会议被迫中断。
叶辰站在会议大厅的最高平台上,环视四周。他意识到,曾经团结一致的全球领导者们,如今已被利益与猜忌分隔得如此遥远。他感到深深的挫败,但他知道,退缩不是选择。他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满足强国的诉求,又能保护弱国的权益。于是,他与艾琳在会议结束后连续三天与各方代表单独会谈,试图弥合裂痕。然而,问题远比他们想象得复杂。许多国家的代表表面上愿意妥协,背地里却继续推进自己的私密计划。
这种分裂带来的不仅仅是政治层面的危机,还有社会层面的动荡。叶辰从一名使者的报告中得知,某些地区因为新秩序的瓦解,导致社会秩序迅速崩溃。南亚的一些城镇,因为技术无法继续维持,能源短缺引发了暴乱;非洲某些地区,贫困人口被剥夺了分配系统的补贴,开始成批涌入大城市,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管理的困难。全球曾经短暂的稳定,如今正被这些分裂的涟漪击得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