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来大理几天,就这么着急回去?”经常见网上说山西是最念家的省份,在这里似乎得到了印证。
“逛完鸡足山,大理对我来说就没什么念想了。”
“这个地方就这么让你魂牵梦绕?”在我眼里它充其量算一个披着佛教外衣的旅游景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让我魂牵梦绕的不是这个地方,而是一本书有这样的魅力让我来到这里。”
“就刚刚那个作家写的?”
“对。”
我很难理解康泽,一本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他还有和他一样的人前赴后继地来书中所提及的城市?
是书中作者塑造的某一个人?还是书中作者构思的某一个情节?亦或是书中作者某一段顶级的文笔?
结果康泽说这些都不是,我刨根究底地问究竟是为了什么,康泽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也知道来这些地方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但却可以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寻找一种有关理想主义的执念......”
“去书中的地方不能解决任何问题,00后去了那些地方回来六级还是没过,实验项目也还是没有做完,又开始加班加点,未来还是一片迷茫;90后去了那些地方回来后还是拿着每个月半死不活的工资,距离存款三千万实现经济自由还有很远的路;80后从那些地方回来依然忙着给孩子赚奶粉钱,忙着孩子艺术班又该收费了......或许就是每个人都有一种逃避生活的方式,从书里的地方得到短暂的心理安慰,然后回来又投入到现实的生活里,突破不了,救赎不了,自愈不了......”
我无法共情康泽这种情绪,但他说的每个人都有一种逃避生活的方式,这个不假。
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