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泡现在在市场已不多见,基本上都被现在的节能灯取代了,就连流行二十年的日光灯也快消失不见,过去的电灯泡,只有偏远落后的农村还有三十年前的老房子可能还能看到或使用,市场卖电灯泡的就更少了,五金店还是有卖的,两元钱一个,以前电灯泡还有很多口头禅,没事就想当电灯泡发光发热混饭吃,现在都没人愿意当电灯泡了。
米云记得以前的电灯泡也会经常会伞丝,用电高峰更会只有一丝亮光,60瓦的灯泡只有20瓦的灯光效果。一般一买就是一盒灯泡,里面会有12个灯泡,就和现在超市买鸡蛋一样,一打12个。正常一个灯泡用上一年半载没有问题,但在米云小时候的那个年代电压不稳,容易让那种老灯泡短路,头发丝的灯芯烧断。肉眼一看就知道灯泡的好坏。
用电高峰时段一般在夏天和春节期间,小时候还没有什么大家电,在米云年少的时候,最大的耗电设备就是黑白电视机了,其次就是落地扇,然后基本上没有其他用电设备,农村只有基本的照明需求,录音机好像也是要插电的,一般也只有学校有,一般家庭都用不上录音机,米云在小时候见到过录音机,还是米云母亲有普通话考试,会有大量的录音机磁带,听的最多的,留有印象的就是妈妈只爱吃鱼头,和老鼠偷油的故事,其它的没有印象了。
夏天的时候,天气非常炎热,家家户户都会吹落地扇,白天和晚上都会用到,商店还有冰柜,夏天对电量的需求要求比较多,所以会构成电力负载不足,虽然那个时候没有拉闸限电,和限电没有区别,黑白电视机都开不起来,春节看联欢晚会的时候,也是好几年都开不起来,电视屏幕只显示七分之一的光条,全是乱码横条。
在90年代电力不足是很普遍现象,就是近十年用电高峰时段也会有拉闸限电限产的时候,工业用电还会鼓励错峰用电,只不过正常的家电照明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现在的火电,水电,风电,核电等各种电力设备都比较发达,而且自90年代以后,基本上每五年都会更换用电设备,全国范围的电网改造枢纽工程,基本上在2000年中期的时候就稳定的农村的家庭照明用电需求,不至于让人们春节除夕晚上都不能正常开机电视机的需求,老式灯泡基本上换成了带有启辉器的日光灯管,农村也用上了细长的日光灯,照明能力得到了更一步加强。
农村电网改造是从1998年开始的。 这一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改造农村电网的工程,旨在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以改善农村电力供应状况。
1992年,由于出现全国缺电的局面,农村、农业及农民生活用电得不到保证,国家及时提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用电、确保农民生活晚上几个小时的生活照明用电。
1994年,国家提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按照国务院的整体部署,电力系统提出了“电力扶贫共富工程”,其目标是用7年时间消灭28个无电县,使全国95%上的农户用上电,在农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努力提高用电水平,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