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有粮定了亲,本来就打算农闲的时候把事办了,这下子要去京城,怎么跟亲家交代?
接下来,决定好跟着贺宣去京城的,报给小竹后,就开始收拾行李,贺宣家里也开始准备包裹,这次去跟上次轻车简行不一样,可以说是搬家了。
贺宣本来打算把县城的铺子关了,可是余叔余婶态度坚定,要留在村里。
这铺子有人运营,不用关了,生意还是要做起来,于五郎开始跟余叔余婶交接账本,主要是如何记账,铜钱换银钱的损耗几何。
余婶和于大嫂两人能认些字,写账簿却写不来,这事情只能交给余叔。
村里农闲了,贺宣提出的书屋也要开始建造。
具体事项是族长跟里甲沟通的,贺宣直接把五两银子给了二叔。
毕竟以后书屋的事情都是二叔安排,族长安排人手买材料,建房子,二叔就负责给钱。
因为书屋是给村里人用,以后还能不用钱就借书看,里正就发动了村民帮着造房子,不给工钱,管一顿午饭就行。
这下子省出来的人力,就买了石灰糯米这些,跟贺宣家一样把墙刷的白白的,屋子亮堂,便于看书。
过了两日,有粮还是跟着贺宣去京城,不止有粮去,他娘子也跟着一起,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粮的定亲对象,是余婶托人介绍的,不在三里村这一片,而是安德县城东外边的村子里。
介绍人是余婶的姨婆,跟这家也沾亲带故,余婶操心有粮婚事的时候,把附近的女郎都想了个遍。
好的早就定亲了,家里太差,不勤快的余婶也看不上,直到城东的这个姑娘出现,姨婆一说,余婶就觉得不错。
还是去看了一眼,姑娘家姓周,名取的也好听,叫美芳,长相秀气,啥啥都满意,就是年纪小了些。
余婶中意了,回家给有粮一说,有粮知道母亲为了自己的婚事,愁的不行,小竹和五郎都说亲,只剩下自己,就同意了。
姨婆当媒人,撮合双方见面,就是在县城,余婶和有粮在店里干活的时候,女方在附近露个脸。
好嘛,知儿莫若母,有粮看到姑娘的脸就面红耳赤的,原本的三分热情,立马暴涨到十二分。
周家家境一般,就是普通村民,但是这个女儿从小懂事,就想说到好些的人家,最好不用下地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