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亦文一边捅咕着炉子,一边说道:“二大爷,不是不好办事,是太热情了,我们都不好意思走了。”
“还能咋热情?”二大爷开始倒酒,“留你吃完饭儿回来的?”
钱亦文笑道:“二大爷,虽然没那么热情,可还真给我们娘俩东西吃了。”
一边说,一边把手里攥着的几个花生果递了过去:“你尝尝,这玩意儿老香了!”
纪兰凤一边摸起一个馒头,一边说道:“听出人家说有卖房子意思了,就跟老太太唠上了。”
钱亦文以为经老妈这么一说,又会被数落一番。
可他一句“这地方的房子再过些年的价值得翻很多倍”说完后,就没人再理会这一茬了。
几个人又凑到一起,一口酒一口菜地一边吃着,一边就他们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去了。
钱亦文不禁感慨,要是放在以前,一听说这事儿,肯定又是一顿批评教育。
仔细想想,当你责备老人每天絮叨你的时候,有没有真正想过,自己是否让老人放心过?
老人们不提了,钱亦文倒想起个事儿来:“房子以后要大涨的事情,咱自己家人说,可千万别在大春儿面前提这个话头。
“要是让他知道了,该说咱们占他便宜了。”
“谁闲着没事儿跟他说那个去......”二大爷夹起一块卤煮,送进嘴里。
“白瞎这玩意儿了,这大肠头要是红烧,那得多香?”嚼了几下,二大爷嘟囔了一句。二大爷的认知中,肥肠如此做,是对食材的不尊重…… 钱亦文笑道:“二大爷,你多吃两回就适应了。”
二大爷说道:“等我适应了,可也回家了。”
“二大爷,咱得些天回去呢,够你适应的了。”钱亦文笑道,“明天咱们还得去爬长城呢!”
“我可不去了!”二大爷第一个表态后,其他人也都开始附和。
众口一词,这是不是商量好了的?
“不到长城非好汉,你们就不想着去看一眼?”钱亦文问道。
四叔嘿嘿一笑:“这辈子也没寻思过要当啥好汉,看那玩意儿干啥?
“瞅一眼金鸾殿,回去都够在平安说一年的了,还去长城干啥?”
董长贵想了想说道:“我听他们说,坐火车从山海关过,能看着长城。
“回去的时候,你算计着点时间,赶到山海关的时候要是白天,咱老远看一眼就行了。”
钱亦文在一旁没言语,老人的要求,永远都是这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