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仰或是为了应验这句话,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就有七十二名出自郓城,而魏小佑的老家郓城黄泥岗镇就是当年晁盖、吴用等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的旧址。
而这句话也充分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地民风的无畏和彪悍,在魏小佑的记忆里,老家那些叔伯兄弟和庄上的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学武并常常拉帮结派的到隔壁村庄去挑战比武,每次的挑战或者比武都会有人受伤,或者带伤。当然,也有隔壁村庄习武的人组队到魏小佑村上来挑战,比武,同样也是有胜有负。
另外一个记忆深刻的就是,包括自己村庄的人在内,老老少少的都好插香拜把子,还美其名曰"义结金兰"。
另外,"穷山恶水出刁民"也是中国民间的一句俗语,相传源于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后的一句话“穷山恶水,泼妇刁民”。
说的是自然条件很差的地方造就了愚昧无知、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自私自利、坐井观天的“刁民”群体。是群体,而不是个人现象。
语云:“穷山恶水,人多凶顽”。因为穷山恶水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到严重限制,而每个人求生的本能逼迫人用尽各种不同的手段活下去,其中当然包含一些恶毒的手段,结伙聚团,打着所谓"劫富济贫"的口号去打家劫舍,偷盗抢劫。
魏小佑的大姨夫就是其本庄程家营子有名的"刁民",而且还是二三十个"义结金兰"兄弟的大哥。
据说,年轻的时候,在家整天正事不干一点,天天遛街逗狗,撵鸡抓鸭,不是跑那家地里摘上几个黄瓜吃,就是翻墙到另一家把人家鸡窝里下的热乎乎的鸡蛋给拿来煮了。弄的全庄人人嫌弃,敢怒不敢言,就因为大姨夫的老爹是村长,而且其家族在整个程家营子是最大的,大姨夫的老爹有亲兄弟六个,到了大姨夫这一辈的时候,全家族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加起来将近100口子人,而整个程家营子连带外来落户人口在内也就不足1000人。你说谁敢惹这样大户人家的"活阎王"?
所以,后来,当知道大姨要嫁给大姨夫的时候,好多人家都说魏小佑的姥爷姥娘:
"你们怎么能把闺女许给程家营子的‘刁民’程大孩(程岱海,魏小佑大姨夫的本名。)?那个‘活阎王’谁能治得了他呀?"
殊不知,魏小佑的姥爷和大姨夫的老爹在年轻的时候一起拜过师傅学过木匠,是极其要好的师兄弟关系,还一起跟着师傅走南闯北的揽过木匠活。听姥爷讲过,在河南范县还遭过"河南镗将"的拦路抢劫,关键时候还是大姨夫的老爹替魏小佑的姥爷挡了一鞭,所以,两个人不仅仅是师兄弟,更是过命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