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网游小说>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 卷二第30章唐宪宗李纯:奋发有为的皇帝(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二第30章唐宪宗李纯:奋发有为的皇帝(中)(1 / 2)

6.平淮西

元和九年(814年)九月,彰义(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其子吴元济隐瞒了其父离去的消息,并擅自接管了兵权。淮西节度使驻于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地处中原,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李希烈以来,淮西一直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平定蜀中之后,唐宪宗便有意向攻取淮西。宰相李吉甫也力主讨伐淮西。面对这种情况,张弘靖建议皇帝先以礼相待:为吴少阳停止上朝表示哀悼,追赠官爵,派遣使者吊丧,并赠送助丧财物;等淮西出现对朝廷不恭的行为后再动用武力。唐宪宗采纳了这一建议,遣工部员外郎李君何前往吊祭。

然而,吴元济拒绝迎接敕使,并发兵四处侵扰,屠戮舜阳、焚烧叶县、掠夺鲁山和襄城等地,导致关东地区震动,李君何也因无法进入淮西只好返回。见此情形,唐宪宗决心讨伐淮西。十月,他任命忠武节度副使李光颜为节度使,严绶为申光蔡招抚使,统领各路兵马讨伐吴元济。

淮西之战牵涉到山东、河北割据势力的存亡。吴元济纵兵抵抗,而王承宗、李师道则暗中配合,给予其政治声援和军事援助。吴元济向恒、郓两地求救,王承宗与李师道多次上表请求赦免吴元济,但唐宪宗李纯不予答应。于是李师道派出两千兵力声称支援官军,实际上却在军事上制肘官军的行动。此外,他还派刺客攻击河阳转运院,造成重大损失,一时间“人情恇惧”,群臣多请罢兵。然而,唐宪宗坚决削藩,不同意罢兵。

随着战事的拖延,诸军讨伐淮西久未有功。元和十年(815年)五月,唐宪宗派遣御史中丞裴度前往行营宣慰,观察用兵形势。裴度回朝后,分析了淮西必胜的形势,推荐李光颜为将。不久后,李光颜在时曲(陈州殷水县西南)大败淮西兵,淮西军队就此溃散。同时,裴度多次上奏指出山南东道节度使、淮西招抚使严绶并非将帅之才,不堪平叛重任。唐宪宗最终在年底罢去了严绶的节度使和招抚使职务。

同年,李师道派出刺客谋害宰相武元衡和裴度,导致武元衡身亡,裴度重伤。长安城因此大骇,大臣都不敢出门。早朝时,唐宪宗在御殿久等,官员仍未齐集。唐宪宗下令搜捕刺客,京城展开大规模搜索。一些朝臣还请求罢免裴度的官职,试图安抚王承宗、李师道,但宪宗愤怒地拒绝:

“如果罢免裴度,就等于让奸计得逞,朝廷纲纪如何维持?朕任用裴度一人,足以击败这两个乱臣贼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