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网游小说>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 卷二第38章宣宗李忱:仁慈宽厚的君主(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二第38章宣宗李忱:仁慈宽厚的君主(上)(2 / 2)

长庆元年(821年)三月,李忱被授予光王的封号。尽管辈分上他是敬宗、文宗、武宗这些侄子们的皇叔,但实际上,却比敬宗和文宗还要年轻一岁。宫廷中的人都认为李忱性格沉稳,言语不多,甚至有人觉得他似乎有些不太聪明。然而,在他十多岁时的一场重病中,据说有一道光芒照在他身上,令他突然间恢复了活力,翻身下床以一种庄重的姿态迎接这奇异的现象,仿佛是在接受臣下的朝拜。这一幕让当时的人们感到困惑不解,但李忱的乳母担心这是心病的表现。

不过,唐穆宗却对李忱另眼相看,他抚摸着李忱的背说:“这个孩子是我家的英杰,绝非心病。”并赠予李忱玉如意、御马和金带等珍贵礼物,还指派郭太后的亲戚郭鏶担任其导师。李忱曾梦见自己乘龙升天,当他与母亲分享这个梦境时,郑氏警告他不要向外人透露此事,因为这样的梦可能蕴含着非凡的意义。

在太和、会昌年间,李忱变得更加深藏不露,即便身处人群之中也鲜少发言。文宗和武宗有时会在宴会上强迫他说笑,以此取乐,称他为“光叔”。尤其是武宗,因其豪放的性格而对沉默寡言的李忱显得格外轻视,对待他并不十分尊重。

登基称帝

会昌六年(846年)三月一日,随着唐武宗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宦官马元贽等人权衡再三后决定,拥立平日里低调内敛、不显锋芒的皇叔李怡为新的君主。他们认为这位皇十三子将是一个较为容易掌控的人物,因此授予他“勾当军国政事”的重任,并为其更名李忱,正式确立为皇位继承人。当唐宣宗李忱开始监国时,他以庄重而哀伤的态度接见臣僚,处理国家大事时展现出令人惊讶的果断与智慧。朝野上下第一次见识到了这位深藏不露的帝王之才,意识到这位新皇并非如过去所见那般简单。同年三月二十一日,随着武宗的离开,李忱正式登基为帝,成为唐朝的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这一年他三十七岁。

宣宗的即位不仅标志着一个新政治时代的开启,也预示着他将以不同于以往的形象领导国家,展现其作为明君的潜力和能力。唐宣宗统治初期便赢得了广泛的信任和支持,为他后续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