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没想到的是买完这些奢侈品后,父亲竟领着我上了饭店,买了一碗热面条吃。那时候叫“下馆子”,那了得起吗?一般人上朝阳谁敢说下的起馆子?没听说过,都是饱肚子去,饿肚子回,敢进馆子的人那得什么气派!可我们爷俩竟然进去了。那时候的饭店门口都挂着红色圆形的幌子,分一个,几个幌子的不等,表示饭店的规模。
不知是掌柜的?还是跑堂的?对我们还十分客气,问:“二位吃点什么?请坐!””两碗热汤面。”“得了!”我们坐在小方木凳上等着,饭桌上有个圆木筒,木筒里放着筷子,另外还有2个酱油壶,醋壶。
不一会两中碗热汤面条就端上来了。热气里就带着面条的香味,一吃滋味儿特别好,比在家里吃的味道好,要不怎么叫“馆子”呢!当然,热汤面条有滋有味儿都在面条里了,根本不需要什么菜了。
吃完面条,感觉全身热乎的,脸上也有点冒火,有点热气腾腾,暖和多了。那天吃饭的就我们俩人,可能不到饭时,因为我们还有20里地赶着回家才早吃了一会。
临走时,掌柜的还客气地说:“吃好下次来,欢迎下次来!”还下次来?可能是掌柜的看我们大包小裹的又是高级帽子,高级鞋的,把我们当成大有钱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