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夏青青没去联系他,只是叮嘱了任文昊一句,到时候看邓宇自己,只要他不怕难,她就给他留一个机会,能不能过,也全看他自己。
好在邓宇虽然科研能力差了点,确实如夏青青观察的那样,为人细心情商也高,在任文昊主动提供帮助,并且说了老师很欣赏他,希望他能好好干之后,邓宇就厚着脸皮问了任文昊:
“任师兄,我看你们师门招的助理都挺年轻,你看我这种擅长总结和教课,可惜一大把年纪的,能不能去试试?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着夏教授那边课题多,我也能帮上忙。”
“可以。”任文昊言简意赅,并不准备引导他。
但邓宇细心又善于观察,很快看出任文昊的态度,又厚着脸皮朝任文昊那边凑近了点,小声问了一句:
“任师兄啊,我听到些小道消息,跟你打听一下。”
“您问。”
“就是他们说,只要被夏教授选去当助理的,都可以参加学徒考核,考核虽然难了点,只要通过,就能被夏教授收为学生?”
“没错,老师收徒,首先要人品好,然后就是要通过考核,考核确实很难,有人天生聪颖一年就能考过,但更多人一年还卡在十分之一的进度上,估计第二年也不可能进步。”
“总归是个机会,我想试试。”
“我也这么觉得,邓教授加油,之前我刚上大学还听过您的课,我还挺期待当您师兄的感觉。”任文昊半开玩笑地说道。
邓宇笑了:“第一次教你这小子,我就知道你能很快超过我,成为咱们九州科研第一人。没想到又出了个夏教授,你这么聪明也只能区居第二了。”
“这个第二,我当得很开心。老师的学识和眼光,我还没学到百分之一。”
邓宇看到任文昊眼中的光,知道他不是客套,心中也忍不住一片火热,他马上就四十了,给人当助理有点丢人,当学徒年龄太大。
可是知识的海洋没有年龄界限,他知道自己不够聪明,研究又一筹莫展,人生像是到了无法突破的瓶颈,一晃就是五年啊,最辉煌的五年,就没了。
还好邓宇一直不肯放弃,一边在大学里任教,一边继续在研究所跟着刘卓混日子打下手,以图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好在,一向稳如老狗,所有人都觉得会在九州研究所呆一辈子的刘卓,居然也能干出带队跳槽的事情。
邓宇就是作为刘卓的徒孙,比较边缘的小角色,被带到了花洲基地,他没别的路走,也没脱离团队的实力,要不是师祖仁厚,他可能现在的地位都保不住。
所以邓宇很识时务,带队大佬说什么是什么,绝不回嘴,积极响应、踏实跟着干就是。哪怕是去最艰苦的沙漠基地,至少他还能继续搞科研。
没想到,这次的花洲之地,不但生活条件比预想好太多,就连科研之路也给他们这些边缘人物,打开了直通车。
邓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跟着刘卓团队打杂,到找准目标专攻新材料,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