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赵普这个人虽然不像那些所谓的饱学之士那样博览群书,可他却比某些书呆子有用得多,赵匡胤最终能够称帝建国这其中赵普可谓是居功至伟。不过,他的本事可远不止如此,他不但能帮赵匡胤建国,而且还能帮赵匡胤立国和治国,这位宋朝的开国宰相绝非浪得虚名之辈。说来赵匡胤还得感谢柴荣当初把赵普送给了他做属官,如果当时赵普被柴荣看上并加以重用,那么他赵匡胤极有可能也就不会有如今的皇位。
在赵普的建议下,赵匡胤在这一时期不但致力于革除地方藩镇手中的权柄,而且他同时也把目光对准了京城里的那些禁军高级将领。这些人几乎都是他多年的兄弟和忠实的下属,可他为了皇权的稳固还是采纳了赵普的建议开始对曾经的生死兄弟痛下狠手。
赵匡胤先是罢免了被他以兄长之礼待之的慕容延钊在禁军里的殿前都点检职务,然后让其出镇荆湖做了山南东道节度使帮他把守西南方向的国门。不久,赵匡胤又罢免了他少时的好友韩令坤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职务,他让韩令坤去北方边境做了成德军节度使帮他防备辽国。这二人的相继被罢免就让京城的禁军高级将领里不再有权势和威望都极盛之人,这也从而避免了会有第二个赵匡胤突然在某天跳出来的局面。
在这之后,赵匡胤以为事情就这么完了,可赵普却一再地建议他罢免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人的禁军军职。这就让赵匡胤感到不安和不解了,这些人的资历和军功都不足以跟慕容延钊和韩令坤相提并论,而且他们一直是他的部下,如果把这些人也罢免了,那禁军由谁来直接掌控和指挥?
面对赵匡胤的疑惑和不解,赵普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直接:“臣亦不忧其叛也。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万一军伍作孽,彼亦不得自由耳。”
赵普这话可真的是戳中了赵匡胤的命门。或许慕容延钊和韩令坤这两个他之前的好兄弟都没有造反的心思,也或许石守信和高怀德等人同样没有造反的心思,可是他赵匡胤当初不是也没有造反的心思吗?等到这些人下面的将士某天突然贪图富贵也把一件黄袍裹在他们的身上并向他们山呼万岁的时候,他们定然也会和赵匡胤在陈桥驿时一样的身不由己。
被赵普一语点醒后,赵匡胤也就此下定决心要对石守信等人动手。这天,他特意在宫中设宴款待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等到酒酣耳热之际,赵匡胤屏退左右对这些人说道:“如果不是你们,朕绝无可能登上这天子之位。但是,朕这个皇帝做得可是一点也不踏实,远不如之前当节度使的时候过得快活。不瞒各位,朕自打登基以来就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
众将忙着询问其中缘故,赵匡胤叹息一声,回道:“难道你们不知道朕这个位置可是有好多人都在垂涎三尺?”
一听这话,石守信等人立马就慌了,他们相继离席并对赵匡胤叩首说道:“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下已然大定,有谁还敢有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