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下来就要再次来单独说一下这个李处耘。
宋朝能够在短短两个月里相继攻灭荆南和湖南两个割据政权,身为监军的李处耘确实立下了大功,甚至可以说这场战争里最大的功臣就是他李处耘。可是,他烹食活人的行为激起了湖南百姓的民愤和动乱,湖南这块地方随着周保全的被擒看似就此平定了,可事实上直到半年之后湖南才在宋军的铁血镇压下彻底安定了下来。最重要的是,李处耘的所为玷污了大宋帝国和大宋军队的声誉。有史以来大国一统天下虽然免不了要大兴兵戈,可却没有哪一个所谓的王师有过明目张胆的吃活人行为。如果赵匡胤这一次不对李处耘加以惩处,那么此后的统一战争就没法继续下去,其他割据政权的军民就会把宋朝的大军当成一群野兽继而拼死抵抗。
此外,赵匡胤虽然起于行伍但他憎恨战场之外的那些毫无人性的野蛮屠杀,战场的事就在战场上说,在战场上无论如何杀戮都可以不受指责,可他在战场之下绝不允许自己的军队有如此毫无人性的行为发生。不过,李处耘毕竟立有战功,值此天下未定之时,赵匡胤对他的处罚如果过重势必会让军心懈怠。
对于如何处置李处耘,远在开封的赵匡胤迟迟拿不定主意。可悲的是,此时仍然身处湖南的李处耘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之前的行为已经触犯了赵匡胤的底线。攻下湖南之后,李处耘更是居功自傲,他将军中的赏罚决断之权一把手全给揽了过来,这让本就重病在身的慕容延钊怒不可遏。平心而论,李处耘为了稳定湖南的局势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严刑峻法和严明军纪都是没有错的,可他错就错在完全把主帅慕容延钊当成了摆设,甚至连慕容延钊手下的亲兵犯了军法他也是直接下令就地正法,事后他连个招呼也不跟慕容延钊打。
李处耘这样做有错吗?我不认为有错,可他的问题就在于他会做事却不会做人,古往今来这种人的结局和下场往往都是很悲哀的。一个人本事再强能力再大,但如果他不能被自己所处的环境相容,那么他迟早会被踢出游戏圈。
后面的事就不需多言了。由于二人之间的矛盾越发不可调和,李处耘和慕容延钊便一起向赵匡胤上表相互弹劾对方。一支部队里司令和政委不和甚至已经发展到水火不容的程度,那么这事可就问题大了。两相指责之下,赵匡胤的选择是惩处李处耘,李处耘被罢免一切官职和军职并被外放到淄州(今山东淄博)做刺史,直到这时候号称“天不怕地不怕”的李处耘才感觉到了恐惧的存在。
在这之前,李处耘觉得自己是赵匡胤早年的幕僚和亲信,而且又是位居枢密副使的朝廷大员(和赵普同样的官职),另外他这次又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人,所以他认为凭借这些他就可以与慕容延钊相一较高下。可是,他想错了,一来他吃人的举动让给赵匡胤震怒,二来他的这个行为引发了湖南军民后续的暴动让赵匡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平乱,三来慕容延钊远比他李处耘更亲近赵匡胤,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都不可能成为这场较量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