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称:在天佑年间每百钱实际上只有八十五个铜钱,而后逐渐递减,从八十五缩减到八十,再又缩减到七十七,而这只是官方层面的说法,具体到了地方上就更是各有各的奇葩之处,反正这个数值只会比官方规定的少而不会多。赵匡胤登基之后为了稳定国内的货币市场便下诏让每百钱恢复到八十或八十五个铜钱的水平。遗憾的是,这其实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赵匡胤一时间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的铜钱,毕竟他也要打仗,他对铜的需求量同样很大。
有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那就是在赵匡胤当政时期宋朝有极个别的地方每百钱只有四十八个铜钱。如此我们就不难想象五代时期尤其是梁、唐、晋、汉时期中国的货币市场是种什么状况,那几乎可以说堪称灾难和崩溃。
赵光义决定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要想国富民强首先就得让货币市场获得一个稳定和良好的运行环境,而这就需要中央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加以干预。赵光义首先开始在江南地区以及其他出产铜矿石的地区大力开采铜矿,有了这些作为保障之后他才能造出大量的铜钱继而投入市场再又让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在大力铸造铜钱的同时,宋朝也开始在全国各地尤其是江南地区废除铁钱,赵光义下令民间将铁钱全部送官,然后官府再向其兑换同等价值的铜钱。另外,他发出严令:在此之后若有人再私自铸造铁钱将杀无赦。在铜币大量流向市场之后,赵光义又规定每百钱恢复到七十七个铜钱的水平,而且他还规定了铜钱的质量,也就是每贯铜钱的净重不得低于四斤半,总之就是必须要确保这些铜钱得是硬通货。
赵光义整顿和改革货币市场这件事的意义和影响有多重大我这里无法说得完全, 但宋朝往后经济的繁荣是必须要给这时候的赵光义记上一功的,我甚至觉得说他是北宋日后经济繁荣的奠基者也毫不为过。客观地说,赵光义虽然在后世被无数的人狂喷,但他对宋朝的文化事业和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容被抹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