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光义忙着重组帝国上层官场的同时,他也在极力地将自己的儿子们推向政治舞台。早在公元982年的7月,也就是赵廷美及其党羽被相继惩处之后,赵光义就给自己年龄最长的两个儿子分别封王:封皇长子赵德崇为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并敕封为卫王,皇次子赵德明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并敕封为广平郡王。注意同平章事这个头衔,这意味着两兄弟从此以后就要开始接触国家政务甚至去中书省现场熟悉政务。
公元983年10月,赵光义在此基础上再更进一步,这一次他不但将自己的儿子们全部改名,而且还将最年长的五个全部封王:卫王赵德崇改名为赵元佐并改封为楚王,广平郡王赵德明改名为赵元佑并改封为陈王,三子赵德昌改名为赵元休并加封为韩王,四子赵德严改名为赵元隽并加封为冀王,五子赵德和改名为赵元杰并加封为益王。
赵元佐和赵元佑早在一年前就被加封为同平章事,而他们后面这三位小弟在这次被封王的同时也被加封为同平章事,赵光义的五个儿子就此全部被安排进了中书省去熟悉政务以便为今后从政打下基础。这次改名堪称意义重大,如此一来赵光义的子孙和赵匡胤以及赵廷美的子嗣就彻底区分开来,所谓的皇子皇孙就只能是他这一脉才配拥有的身份和地位。
所有人都知道赵光义的继任者宋真宗名叫赵恒,那么这个赵恒现在又在哪里呢?他其实就在这五个人里面,只是他此时还不叫赵恒而已。那未来的真宗陛下是这五个人里面的谁呢?这个问题的答案现在不说,我们现在要说的是这个皇长子赵元佐。
赵元佐,公元965年出生,赵光义的长子,他的母亲是后来被宋真宗追封为太宗朝元德皇后的李氏。赵光义的太宗朝前后总共追封和加封了三位皇后,其中前面两位都在赵光义登基之前就已经仙逝,分别是淑德皇后尹氏(滁州刺史尹廷勋之女)和懿德皇后符氏(后周大将符彦卿的第六女),而赵元佐的母亲李氏在赵光义登基不满一年时也弃他而去,她为赵光义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赵元佐和三子赵元休。兴许是李氏的离去让赵光义颇为伤心,因此他直到公元984年才立下了他当政时期的唯一皇后——明德皇后李氏,也就是李处耘的女儿、李继隆的妹妹。
作为赵光义的长子,赵光义对赵元佐从小就很是疼爱,而元佐也聪慧机敏且文武双全。在其十二岁的时候,他跟随赵光义外出打猎,赵光义命其射杀一只正在飞奔的野兔,元佐张弓搭箭一击而中,这让当时陪伴在场的辽国使者是大为惊骇。赵光义亲征太原和幽州之时,他也把赵元佐带在了身旁。如果不出什么意外,那么未来的大宋太子乃至是大宋的第三位皇帝指定就是这个赵元佐,可意外偏偏就是发生了,而这个意外跟赵光义处心积虑地想要把皇位留给他的子孙也是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