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傍晚,珑恩在镇外河边放牛时,居然远远看见山腰有道白光掠过,恍如一缕闪电。他大喜,立刻收拾牛群往回赶,决定今夜就去山上探个究竟。走前,他找上做铁匠的师傅,借了一柄坚固的短剑与一盏火折子,用来照明与防身。夜深时,他裹了些干粮,披上毛毡,趁镇民都入睡后,悄悄上山。
赤焰山夜里并不凉爽,反而喷出滚滚热浪,山道崎岖不平。一开始,珑恩还觉得能勉力前行,但越往山腰走,脚下岩石越烫,雾气里还夹杂着一股刺鼻的硫磺味,让他头晕目眩。他咬紧牙关,忍受灼热爬行。好不容易攀过一道岩壁,却见前方出现一个狭长的洞穴,里面飘出一股白雾。他想或许洞里更接近山腹,有啥秘密也说不定,便毫不犹豫地钻进去。
洞内温度反而降了一些,空气中多了股湿凉,与外面火热成鲜明对比。珑恩举起火折子,小心查看洞壁,发现有斑驳的刻痕与奇异的符文。他猜想也许是上古先民或某位神秘匠师留下,用来记录某种仪式或威力。随着走得更深入,忽然听到前方传来滴水声和轻微的琴音——琴音悠扬,却带着一丝哀伤,仿佛在幽暗里独自哭诉。
他又惊又喜,疾步而去。琴音越来越清晰,带着金属般的冷峭,也似水流在冰裂里缓缓撞击的声音。他很快来到洞底空旷处,只见那儿有一个天然的石台,上面摆放着一把半透明的琴。琴体好像用某种晶石或冷玉制成,映照着洞顶一线月光,散发淡淡的莹光。而琴弦似由细银丝编就,每抚一次就能激起火与水交融的音色。琴正自行演奏,无人拨动,却发出阵阵叹息。琴前方一只白鹿般的身影静卧,毛发莹润如玉,尾巴却带着一缕黑痕,好似被火烧焦过。那鹿看上去气息微弱,而琴音像是在呼应它的伤痛。
珑恩心中一动,暗想:“这不正是传说中的玉鹿与泪墨琴吗?”他小心走近,果然见鹿身形修长优雅,身上却有一道深深的伤口,污血正渗出,染红了地面的岩石。鹿低垂着脑袋,并未抗拒他的接近,只是神情里透出疲惫与凄楚。琴音也因他走近而发生轻微波动,仿佛在向他问好或表达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