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卿一脸谦恭:“天下有陛下这样的明君,是百姓之福,苍生之幸,我们做臣子的能够为陛下分忧,也是我们的福分。”
锦帝对他这番话显然还是很满意的,欣慰地点了点头,又说:“听闻昨日有人意图诬陷曹大将军的侄儿杀人,幸亏有你在场,令手下与对方据理力争,这才查明真相,还了曹大将军一个清白?”
“确有此事。”陆卿颔首。
“不错,这事做得很好,朕要给你记个大大的功劳。”锦帝看起来对此很是满意,“曹大将军随朕征战,军功累累,是我大锦立国之功勋。
若是随便什么人便能诬告陷害这样的功勋老臣,我主持公道会被人说偏袒包庇,不主持公道又未免寒了老臣的心。”
他说着,视线从陆卿那边移到了祝余的身上:“你便是那个昨日帮曹大将军侄儿翻案,逍遥王府的长史?没想到我儿府上还有这般好本事的能人。”
锦帝这话用一种称赞的语气说出来,祝余心里面却忍不住有些犯嘀咕。
之前那一次戴着面具进宫面圣的时候,这位天下共主变脸的速度她也是亲眼所见。
对于这种心思叵测,手里又握着生杀大权的人,祝余心中本能有些打怵,所以态度也格外谨慎,不敢完全当做夸奖来听。
“陛下谬赞,小人不过是略知一二,恰好派上用场而已。”她压着嗓子,抱拳躬身,微微低着头,态度十分谦卑地回应。
“不仅有能耐,还谦虚,不错,不错。”锦帝点点头,眼睛又将祝余打量了一遍,“朕听闻那杀人刀口上的猫腻,京兆府的仵作都没有发现,却被你找了出来,这可不是略知一二而已。
你有这样的本事,又投在我儿门下,莫不是也是师承栖云山人?”
祝余心中感叹,这事儿还真叫陆卿给事先料准了,早上出发之前便叮嘱过自己。
于是她顺势点了点头:“陛下洞若观火,慧眼如炬。”
“陛下,臣想要向陛下求个告身。”陆卿此时顺势开口,对锦帝请求道,“之前瞧他瘦骨伶仃,似乎不堪大用,便没有怎么理会,没想这次还派上些用场。
若只是我府上的长史,到外头去终究名不正言不顺,不知陛下能否赐他一道告身,以后若有需要的时候,也方便行事。”
锦帝没有立刻回应陆卿的请求,略微沉吟片刻,冲他摆摆手:“告身就算了,既然是栖云山人送过来帮你的,想来也靠得住。
过后我差人送个腰牌给你,也不枉费你师父惦记着你的一片苦心。”
陆卿连忙抱拳谢恩。
锦帝又对祝余说:“栖云山人叫你到陆卿身边,你还需尽心竭力协助他,否则不光山人饶不了你,朕也一样不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