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赵樽的妹妹赵灵儿手上拿着一封书信,进了王府大门后,提起长裙风快的朝着老夫人的屋里跑去。
赵灵儿今年十七岁,长得文文静静。虽然是武将世家的女儿,但却并不喜欢舞枪弄棒,反而喜欢诗书和女红,爱好许是朝了镇国公夫人,但性格却是有些单纯。
“娘,娘。有好消息呀!”赵灵儿一边跑一边喊。
她跑到门口时,差点被门槛绊倒,正坐在屋里品茶的老夫人,嗔怪的瞪了她一眼。
“女孩子家,风风火火的,哪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
老夫人今年挨边五十岁。因为镇国公战死沙场,与镇国公感情颇好的老夫人一直郁郁寡欢,无心保养,看上去倒像一个六十岁的老太太。
赵灵儿顾不得老夫人的嗔怪,高兴的晃了晃手中的书信。“娘!我哥派人送信来了,你看。”
“你哥的信?快拿来给娘看看。”
一听是赵樽的来信,老夫人赶紧搁下茶杯,伸手就将信抢了过来。
她颤颤巍巍的打开书信,看得眼睛瞬间就红了起来。
“是樽儿,是樽儿的字。”
天知道她这两个月究竟是怎么过来的。
赵樽上一次来信是秋后,说是突厥进犯边关,他要去打仗了。她天天提心吊胆,生怕赵樽会像他那个死鬼丈夫一样出什么意外。
后来,北关传来捷报,说赵樽大败突厥,陛下高兴,还下旨封了赵樽为异姓王。那时,她才踏踏实实的松了一口气。
可是没过多久,京城里又在流传赵樽功高震主,在北关拥兵自重。陛下一气之下要收回赵樽的兵权,让赵樽回京述职。
外面流言满天飞,作为一个武将夫人,她知道回京述职是假,让赵樽回京当一个闲散王爷是真。
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赵樽交出兵权后,回到京城,皇帝会善待赵樽吗?毕竟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拥兵自重这样的帽子可大可小,就看皇帝最后怎么想了。
“娘,哥哥信上说什么?”
老夫人吸吸鼻子,稳了稳情绪才认真看起来。很快,她的面上就露出一抹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