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被抓起来当典范,自然自愿的人,不自愿的人,都变得自愿了。
当然,修灵人是不屑于加入此行列的,因为他们本身有着实力的高傲,但在各方的压迫,尤其是文人领导的社会中,他们受到了责难,还是被迫笑脸相迎的自愿了。
很简单,文人协会给出的说法就是,对修灵人具有强大实力表现出来的强势的强烈谴责。
其中一条就是,手无缚鸡之力是我们文人发明用来骂人的,但最终用在了我们的身上。
就比如,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们在修灵人的面前更加的显得手无缚鸡之力。
这是什么,这是社会巨大的不公。
所以他们凭借着满嘴跑火车的长项,一面大力宣扬内外结合的创新,一边发表言论来诋毁修灵人的动武粗鄙,或者说用诋毁显得太过于直白和粗俗,他们当时用的一个义正辞严的称谓,“批评”。
批评他们这些粗犷只身蛮力的修灵人,是他们发起的战争,是他们染红了河流,是他们造成了世界的不公,是他们对生命践踏和蔑视和不尊重。
在文人协会动员的浩大声势当中,几乎所有人都被这种潮流洗脑,每一个人在那个时候,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个甚至多个,连自己都搞不清楚的字号。
虽然这样的歪风邪气并没有持续多久,但还是留下了一些已经渗透到人们骨子里的臭气。
比如现在都会有的起名字,什么张三呀什么李四,用的人太多太俗气,不行,都的换一个时尚一些的,比如叫李爨,比如张廗。
不管充当名字的意思和寓意如何,总是会从字典中闲的没事搜罗出一大筐的生僻字,然后在挑选斟酌一番,以此来显示自己肚子里有这一滩的墨水,显露出自己的文学涵养水平,但最终决定用哪一个,并没有确切的斟酌,说白了就是随缘,看着哪个顺眼哪个好听就一锤定音,强行的弄到了一块。
到最后,不管是不懂的还是真懂的,专业的不专业的,真高雅的和凑热闹的,全部混杂在一起,形成了臭气的一团。
当然,其中的另一团,自然是北凛遗留下来的字号,因为那个时候,他的高傲让他盲目,又让他愚蠢,跟着附庸风雅了一回,就这一点,他没少受到子阳他们的嘲笑和讥讽。
可见,社会上的风气,有人们本就无知的成分,也有人推波助澜的吹风,一旦两者结合到一起,那就是彻底的臭味相投,乌烟瘴气,进而民不聊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