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既没,娲皇生焉;揆度抟泥,人民始长。
俾神人无二矣,又妖兽何差耶?
或有奇胎,人首蛇身,如大地母,智巧多谋。
或有奇胎,马首牛身,如金刚镇,力重比山。
或有奇胎,狼顾虎形,难伏高上,便筑城垣。
或有奇胎,鸟羽敷备,举翮风助,日越千重。
如此日众,繁育冗杂。长幼弗序,亲疏难别。争讼日涨,大战兴焉。
故有四维崩折之数,风皇补天之功。
沸涛终冷,山岳益合,神明居天,论定贵贱。
故而人多窍而自诩灵明,猿披氂而空有耳目。
五仙分径,六道开流。
则仙主居天在上,凡人卧地于下。
妖孽之属,乾坤尽恶皆归焉,轮伏地狱。
便说及四地分野,南赡部洲有一庆峰国,临海多山,人妖杂处,弗能相协。那无名深峦,偏穴之间,有一母猿,初具人形,法术未备,行走层林。本就饥餐野果,渴饮溪泉,这日来至树下,寻常一踹,笼臂而承,期获鲜味,饱腹一时。
孰料阵风吹动,忽有一物,平白坠落,自揽怀中。母猴略讶,定睛视之,竟是一个孺童。此非幼猴,面髡无毛,分明人子。只是倒还殊胜,正是:
眼若青天珠若星,
随心明灭饱含情。
如非昧主囫囵弃,
怎见惊天动地铭。
那猴儿虽觉小娃煞是可怜,却不敢妄与人属大动交连。彼山间百代,人妖殊途,那伙顽辈每见百兽,每逢群妖,必无青白之辨,立诛不贷。
“此子莫非是那驱魔人有意赚我?”它初生疑怪,转而又觉不能,那帮鸟众据说是有主出金,方得动唤,今己在深峰,无冤无仇,如何惹上?或就是遗失了,就高崖而坠。
彼虑及此,又舒言:“如此倒是幸甚,如非遇我,早殒命也!”
那娃儿面容娇嫩,竟不啼哭,猴妖拿定主意,欲携之攀岩而上,寻得或有入山人迹,悄然搁就,匆匆离去,两不相扰。
当有此念,莫待动身,即见天云翻墨,疾风始虐,卷骇催动,未可久立。即闻雷响轰动,电光曳火,母猴惊惶,搁婴于野,忙奔于穴。
彼虽觉天象突变,实为大异,却不知与己思相关,只是略奔数丈,又生忧虑:此儿尚无庇护,恐临躁雨,性命毁伤,害天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