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即位之后,年号“开元”。其为人也,英明神武,励精图治。在位期间,重用贤臣,如姚崇、宋璟等,皆一时之选。彼等辅佐李隆基,共谋国事,朝野上下,皆称其贤。开元之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海内晏然,史称“开元盛世”。
彼时,唐朝文化,蔚为大观。诗词歌赋,争奇斗艳;书画音乐,各领风骚。且说那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才横溢,名震天下。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奇特,被誉为“诗仙”。又有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被誉为“诗圣”。二人一文一武,共领风骚数百年。
且说那王维,字摩诘,诗画双绝。其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其画山水人物,皆栩栩如生。王维常与友人相聚,饮酒赋诗,赏画品茗,乐在其中。彼时,文人雅士,皆以与王维交游为荣。
至于音乐,则有李龟年者,善奏琵琶。其技艺高超,妙绝人寰。每至宴饮之时,李龟年便抱琵琶而出,指下流泉叮咚,如泣如诉。闻者无不陶醉其中,忘却尘世烦恼。
开元之世,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李隆基亦重武功,屡遣名将出征边疆,拓地千里。如王忠嗣、哥舒翰等,皆勇猛善战,屡建奇功。彼时,唐朝声威远播,四海臣服。
然开元之世,亦非全然太平。李隆基晚年宠信奸臣杨国忠、安禄山等,朝政渐趋腐败。安禄山者,本胡人也,狡黠善变,颇得李隆基宠信。其手握重兵,镇守边疆,然心怀异志,图谋不轨。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彼时,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李隆基闻讯大惊,急遣大将哥舒翰等出征平叛。然彼时唐朝兵力已衰,加之奸臣当道,朝政腐败,是以屡战屡败。李隆基无奈之下,只得弃京逃难。幸有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即唐肃宗也。其即位之后,重用贤臣郭子仪、李光弼等,共谋平叛大计。
郭子仪者,世之名将也。其为人也,忠诚勇敢,智勇双全。自平定安史之乱以来,屡建奇功。且说那回纥兵至,势不可挡。郭子仪亲率大军迎战于香山之下。两军对峙之际,郭子仪单骑而出,直趋回纥阵前。回纥将领见郭子仪英勇无比,心生敬畏之情,遂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