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小说>四大名着大乱战> 第40章 梁山军治曹县:兴利除弊,百废待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 梁山军治曹县:兴利除弊,百废待兴(2 / 2)

火器作坊则位于县城西郊,戒备森严,数位擅长制造火器的能工巧匠,他们日夜钻研,不断改进隧火枪与攻城火炮的制作工艺。一间间工坊里,摆放着各种精密的工具和火药原料,工匠们小心翼翼地组装调试着火器,确保其性能稳定。随着火器工厂的投产,梁山军的装备实力大幅提升。

为了提高作坊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贾宝玉鼓励工匠们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良。他设立了专门的奖励制度,对那些在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良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工匠给予丰厚的奖励。同时,他还组织工匠们之间进行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了整个手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且说梁山一众好汉在曹县的改建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贾宝玉心怀长远之策,决意设立东、西作坊。

这东、西作坊意义非凡,主要承担着制造兵器、戎具、旗帜、油衣、藤漆什器等物事,所造之物皆供梁山军所需。作坊内分工细致入微,设有木作、杖鼓作、藤席作、锁子作、竹作、漆作、马甲作、大弩作、条作、梭作、胡鞍作、油衣作等诸多门类。

贾宝玉心怀百姓,想着曹县百姓历经战火,生活困苦,农闲之时无所营生。于是下令大量招收曹县百姓入作坊劳作。告示一经张贴,百姓们纷纷响应。一时间,作坊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在木作之中,能工巧匠们带着百姓将一根根原木精心雕琢,制成各种器械的木制部件,那木屑纷纷扬扬飘落,如同冬日的雪花;杖鼓作里,师傅们耐心传授技艺,那富有节奏的敲打声仿佛是曹县新生的鼓点,周围的百姓和士兵们也会跟着节奏轻轻哼唱,其乐融融;藤席作的工匠们巧手编织,藤条在他们手中上下穿梭,化作实用的藤席与藤器;锁子作的炉火熊熊,百姓们在铁匠带领下,将铁块锻打成坚固的锁子甲片;竹作之地,翠竹被削磨成各种精巧竹制品;漆作中,调好的漆料被均匀涂抹,让器物焕发光彩;马甲作里,厚实的皮料被裁剪缝合,制成保护战马的马甲;大弩作的匠人们精心调试弩机,使其威力尽显;条作、梭作的百姓们全神贯注,制作着各类细小却关键的部件;胡鞍作打造出的马鞍舒适且精美;油衣作则让一件件油衣防水又耐用。

百姓们在作坊中辛勤劳作,不仅习得一技之长,更在农闲之时有了可观的收入。贾宝玉为这些民生作坊,制定合理的工钱与福利制度,百姓们依据自身的技能与劳作时长获取报酬。如此一来,曹县的老百姓们纷纷有了工作,家中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逐渐富足。大街小巷中,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对梁山军的感激之情愈发浓烈,军民鱼水情在这忙碌而有序的工厂劳作与生活改善中不断升温,曹县也在这一系列举措下,向着繁荣昌盛的道路大步迈进,成为乱世之中的一方乐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