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章 李公(2 / 2)

县城的城门破败不堪,城墙的砖石残缺不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走进县城,街道狭窄而泥泞,两旁的房屋大多破旧不堪,有些甚至摇摇欲坠。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偶尔遇到几个百姓,也是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困苦与无奈。李长庚心中一阵刺痛,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一切,让西疆县重焕生机。

上任伊始,李长庚便放下县令的架子,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他常常穿着朴素的衣衫,穿梭在大街小巷,与百姓们交谈。在一间破旧的茅屋前,他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者正坐在门口,唉声叹气。李长庚走上前去,恭敬地向老者行礼,询问他为何如此忧愁。老者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位陌生的年轻人,眼中满是怀疑,但在李长庚的耐心询问下,还是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西疆县土地贫瘠,常年干旱少雨,农作物收成不佳,百姓们连温饱都难以维持。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向当地的地主借高利贷,可高额的利息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许多人因此家破人亡。李长庚听后,心中愤怒不已,他决心为百姓们讨回公道。

回到县衙后,李长庚立刻召集县衙的幕僚和差役,商讨解决办法。他首先下令彻查当地地主的高利贷情况,严惩那些盘剥百姓的不法之徒。同时,他四处奔走,寻求改良土壤、引进新作物的办法。他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还向一些有经验的老农请教,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合在西疆县种植的耐旱作物——沙棘。

为了让百姓们接受这种新作物,李长庚亲自带头,在县衙的后院开辟了一块试验田,种植沙棘。他每天都会亲自下地,浇水、施肥、除草,精心照料着这些幼苗。百姓们看到县令如此亲力亲为,都感到十分惊讶,渐渐地,他们对李长庚的信任也越来越深。

在李长庚的努力下,试验田的沙棘获得了丰收。看着满树金黄的果实,百姓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李长庚趁热打铁,组织百姓们大规模种植沙棘,并教给他们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为了解决沙棘的销售问题,他还亲自前往周边的县城,寻找买家,开拓市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