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公主凝眸注视着陆通,眼波流转间仿佛藏有千重话语欲倾诉,却终是唇瓣轻启复又闭合,将满腹心事尽数吞回,只余下无尽的沉默与深情。
于吐谷浑与大唐交界的边陲之地,吐谷浑之辈依旧冥顽不灵,犹如恶犬不知改过,再度兴兵劫掠大唐边境。
李世民得此奏报,心中愤慨,即刻敕令李君羡为灵州大都督,命其协同薛万均于边疆布防,以图对吐谷浑施以重压。
此时,吐谷浑的使者心中满是忐忑,暗自咒骂慕容伏允行事鲁莽,宛如不孝之子。
他思量着,若此举激怒了大唐天子,自己恐怕难逃一死,届时定会成为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李世民对吐谷浑此番行径已是忍无可忍。先前已对其宽宏大量,孰料吐谷浑竟不知悔改,转眼间又重拾旧习,肆意妄为,搅动风云。
朝堂之上,李世民与诸位大臣共议吐谷浑之难题,探讨应对之策,以求长治久安之道。
“陛下,吐谷浑屡犯边疆,教化无果,仅以重兵压境,恐难收效。臣斗胆献策,愿率精兵直捣黄龙,彻底平定此患,还我大唐边境一片安宁。”言罢,侯君集阔步而出,躬身呈上奏折,目光坚定,显露出一腔报国热忱。
“臣等亦持同见。”秦琼与张公瑾相继出列,拱手附和,声如洪钟,字字铿锵有力,显现出对朝廷忠心耿耿之态。
“陛下,此事还需深思熟虑,出兵异域非同小可。今四夷宾服,万邦来朝,若轻举妄动,兴师讨伐吐谷浑,恐有损我大唐盛世之名,动摇四方之心。望陛下审慎而行,三思而后定。”王珪缓步出班,躬身启奏。
世家对吐谷浑有商贸往来,岂能轻易言战?
“那依王爱卿之意,倘若有宵小之辈敢于挑衅我大唐天威,我等便当以德报怨,以此彰显我朝宽宏大度之胸怀?”李世民微抬龙首,目光如炬,穿透殿宇之沉寂,直视王珪,语气中既有询问亦不乏警示。
“天朝上国,自当涵养雅量。”王珪面色肃然,言之凿凿。
李世民心中虽满是轻蔑,却未形于色。他暗自思量,此人表面一套冠冕堂皇的辞令,背地里恐怕行事卑劣,言行不一,实乃伪君子也。
然则,帝王之道,在于包容万物,纵使心存鄙视,面上仍需保持雍容大度。
“诸位爱卿,可有赞同王爱卿之言者?”李世民目光如炬,环视殿中群臣,语气平和而威严,声落处,满朝文武皆屏息以待。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世家官员纷纷起身,言语间尽显恭敬与赞同:“陛下圣明,我等以为,天朝上国,理应以德服人,教化四方,方能彰显我大唐盛世之风范。”
“房卿,杜卿,尔等意下如何?”李世民微微倾身,目光如炬,穿透大殿之上的重重帷幔,直视房玄龄与杜如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