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唐镇国公> 第110章 吐谷浑挑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吐谷浑挑事(2 / 2)

其声虽平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令满朝文武皆屏息以待二人的回应。

“陛下,我大唐确有包容四海之雅量,然此非谓敌国屡屡挑衅,我等亦当逆来顺受。吐谷浑屡次背信弃义,实乃不识抬举,其心难测,其行不定,显见已非仁义所能驯服。故臣以为,既以德服之不可得,唯有以兵锋示警,方能使其知所敬畏。”言罢,房玄龄挺身而出,躬身而立,语重心长,其态凛然。

“吾皇圣听,臣亦附议房尚书之言。忆往昔,泾阳伯曾有高论:‘尊严非凭空而降,必由剑锋铸就;国威非徒手可立,须赖铁骑踏出。’今番吐谷浑之辈,不遵王化,恣意妄为,残害我边疆子民,若不兴师问罪,何以慰藉生灵涂炭之苦,何以彰显天朝上国之威严?”杜如晦随之出班,躬身陈词,与房玄龄同声相应,共倡讨逆之议。

众武将闻此言,皆面露欣然之色,心中暗道,果然还是房杜二位,言辞既正且壮,令人心生敬佩。

“如此行径,恐将有损我大唐仁德之誉,他日若外邦因吐谷浑之事而对我大唐心存芥蒂,又当如何自处?”一位出身名门的官员缓步而出,言辞恳切地谏言道。

“有何惧哉?若其心存不服,便以武力使之屈膝,直至其俯首称臣。”张亮挺身而出,周身洋溢着一股不可一世的豪情壮志。

“此等行径,实乃穷兵黩武,长此以往,国祚必难久安!”世家官员怒不可遏,言辞激烈地斥责道。

“休在此胡言乱语!我大唐基业,皆是铁马金戈、浴血奋战而来,非尔等唇舌之功所能比也。尔辈平日里高谈阔论,以德服人,待到烽火连天之时,却不知藏身于何方暗隅。”侯君集冷目扫视,目光如刃,满含不屑与轻蔑。

世家官员闻言,一时之间群情鼎沸,个个面露愠色,争相斥责侯君集,言语之间不乏尖酸刻薄之词。

侯君集却似对此不屑一顾,他悠然地扣了扣耳廓,随手一弹,竟将一枚耳垢轻巧地射向人群。

恰逢此时,一名世家官员正张口欲言,怒气冲冲地斥责不断,未曾想,侯君集的耳垢竟如命中注定般,径直落入了他的口中。

“侯君集,彼其娘之!”那世家官员怒火中烧,言语间已失了分寸,竟连带着将侯君集的先祖十八代也一并牵扯其中,言辞之激烈,令人侧目。

“汝再出言不逊,试问汝可曾想过后果?”侯君集猛然握紧双拳,目光如炬,直射那世家官员,威势逼人,似有雷霆万钧之力欲从拳中迸发而出。

世家官员口中依旧不依不饶,言语间夹杂着愤懑与不屑,然而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向后挪移,似乎在那凌厉的目光下,心中亦生出了几分怯意。

李世民见状,眉头微蹙,心中暗叹,随即轻抬手,向身旁立侍的宦官示意。那宦官心领神会,连忙趋前几步,朗声道:“大胆!在此喧哗,成何体统!”

其声虽未至震耳欲聋,却自有一股威严,令在场之人皆为之一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