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1章 灭国诛心(1 / 2)

晋阳这座坚城,历史上孕育了多少野心勃勃、蠢蠢欲动的心灵。

从春秋战国的赵氏发家,导致三分晋国;到汉初的韩王信投靠匈奴,引起白登之围;

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群雄竞相争夺此地,到李渊父子据此开创霸业;

从李存勖的后唐,到石敬塘的后晋;从刘知远的后汉,再到刘崇的北汉。

晋阳,从来就不是一块能够消停的地方。

但奇怪的是,宋太宗赵光义摧毁晋阳城之后,这块土地上再也没有诞生过那么多野心家。历史就是如此神秘,有些事,不得不信。

隳(huī)名城,是历朝历代消除敌对势力影响,维护自身统治的惯用手段,项羽烧咸阳,杨坚灭邺城,朱温毁长安,赵光义平晋阳……

吴起收到汉王的批复之后,立即动用五虎之兵,连同晋阳的俘虏,连日施工,将晋阳城完全拆毁。

然后北移数十里,在更靠近忻定盆地的地方,新建一座城池,汉王为之命名曰:“太原”。

将晋阳周边,忠于赵氏的居民分散流放至北地、陇西、五原等地,将忠于汉国的朔方、上郡、西河之民移入,并在此建立太原郡,将东至井陉、西至离石的广袤国土全部纳入太原郡管理。

任命卫将军公子信兼任太原郡守,坐镇于此。

但俱酒对赵氏在晋阳的统治根基之牢,仍然心有余悸。

摧毁一座雄城,迁走数万居民,或许能消除一时影响,但不能抹去精神印迹。

赵氏从立家、到立国、再到亡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自己营造了一系列“伟光正”的舆论人设,构建起一系列的精神谱系,将自己美化的如同神只一般。

人设都是精心立起来的,立人设可能需要几百年,但塌房可能只需要一瞬间。

灭其国,还要诛其心!

俱酒立即命令卫鞅、端木伯御、乐乘、吴期等人,精心搜集赵氏见不得光的一面,采取着书、绘画、说书、俳优戏、诗歌等形式,广泛流布天下,揭穿赵氏的伪善面目。

包括但不限于:

1.大肆讴歌“董狐直笔”的故事,表彰其坚持原则的刚直精神。揭穿赵盾、赵穿弑杀晋灵公的罪恶过往。

汉王还从记忆里挤了半天,挤出几句诗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2.歌颂当年邯郸午的家臣涉宾的忠义,挞伐赵鞅滥杀赵午,激起中行氏、范氏之变的罪恶。

涉宾的后人涉古,正因为念念不忘为主公赵午复仇,经商有成后,加入了唐社,俱酒这样一做,也算是对涉古有所交待。

命吴起以中行氏后人身份,痛斥当年赵氏乱国,戕害中行氏的“始祸者”行为。

又觅得一范氏后人,命其现身说法,对赵氏大加挞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