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寒冬过去,京城的春意渐渐露出,学堂庭院里的树木开始吐出新芽,象征着新的希望。然而,在这祥和的表面之下,康熙帝的改革依旧如暗流一般涌动,不断推动着朝廷内部的变革和重组。经过一冬的思考,征服者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定,他深知自己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员,但在这场浩荡的改革浪潮中,他有责任为国家尽一份力。
### **皇上的召见**
一日,征服者被学堂的教头告知,自己被康熙帝召见。这消息令他既震惊又紧张。过去的几个月,他虽然从密探那里得知康熙帝对改革的决心,也隐约知道自己已被列入皇上关注的年轻学子名单之中,但从未料到会如此快地被召见。他赶紧整理衣冠,心怀敬畏地随侍从入宫。
在乾清宫的书房,征服者恭敬地跪拜,康熙帝面带慈和却不失威严的微笑,对他说:“朕听闻你在学堂中潜心求学,志向高远,又因改革之事与同窗们探讨甚多,可是如此?”
征服者不敢抬头,低声回道:“回皇上,臣确实对此事颇有思虑,唯愿以书生微力,为我大清效力。”
康熙帝满意地点点头,随即问道:“依你所见,朕的财政改革何以招致朝中如此多的反对之声?”
征服者小心措辞,思索片刻,答道:“皇上,臣认为这些反对之声并非完全出于私利,部分大臣可能确有对地方财权的忧虑。臣冒昧猜测,有些大臣担心地方权力被过多削弱,恐影响地方管理。”
康熙帝听后微微颔首,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他轻声说道:“朕深知此事并非易事。地方自古财力雄厚,若不加以控制,未来恐有难测之变。但朕意已决,须得有人敢于为国着想,替朕传达改革的必要性。”
几日后,征服者回到学堂后,密探再次悄然造访。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名单上记载了几位朝中反对改革的重臣姓名,并要求征服者秘密了解这些大臣在学堂中子侄辈的动向,以便掌握他们是否在暗中策动反对改革的言论。
面对密探的要求,征服者内心感到压力。他原本仅想将自己的学识用以支持改革,并未打算卷入如此复杂的朝堂斗争。可是此刻,他明白自己已不再是单纯的学子,而是被康熙帝寄予厚望的年轻一代。在国家兴亡的大局面前,他无法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