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抗战之新晋绥军> 第44章 战前(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战前(四)(2 / 2)

绥远抗战和西安事变都给阎锡山以及整个晋绥军提了醒,对日作战已经完全不可避免,日本人不会放弃山西和绥远,现在已经露出了獠牙,而国人现在已经彻底被激怒,抵抗日军侵略完全成了民心所向。

李志坚也知道教导旅的编制已经不能再拖了,晋绥军从上到下现在都是在整军备战,而他的教导旅还空缺着副旅长,如果他自己不能配齐,那么阎锡山及晋绥军的其他高层也会给他配齐,此时教导旅组建已经整一年,李志坚先向阎锡山通过山西实业公司捐了两千辆自行车,以提高晋绥军的机动能力,同时向阎锡山申请,由尉迟凤岗担任教导旅的副旅长,李杰接任尉迟凤岗后的空缺,担任教导一团团长。刚刚拿人手短的阎锡山,直接同意了李志坚的提议。李志坚随后将教导旅和教导队进行合并,全部进行重整。

经过一年的加训,李志坚认为教导队的训练已经基本成型,更重要的是李志坚认为现在的教导旅他已经完全可以控制的住,他在教导旅中树立下来了绝对权威,通过同甘共苦以及加威、施恩等多种手段,至于北方军官学校派到教导旅的几十名连级军官,李志坚也已经完全熟络,并将其中大多数人收为自己人,可以说现在除了两个团长林奇和王东生外,其余都基本上是唯李志坚马首是瞻。

李志坚将教导队中的十几名少校以上军官全部抽出,几名中校到教导旅下属的三个团中担任副团长,少校则分配到12个营级单位中担任主管。教导队剩余人员加上在社会上招募的一百多有特长的人员编成教导一团一营,但是还按照之前的结构,并不按照营、连、排、班的模式整编,且不参与教导旅其他部队的日常训练,直属于他指挥。

同时将经过教导队特训的一千人全部打乱编入到各个连队中,其中一百多人担任排级军官,另外四百多人担任班长,剩余的全部作为候选干部编入各部之中,这样教导旅的编制彻底成型,也将整个教导旅基本实现了李氏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