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抗战之新晋绥军> 第60章 战后总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章 战后总结(1 / 2)

忻口会战共中国军队共伤亡七万多人,在忻口一线伤亡五万多,其中晋绥军两万多,中央军近三万,在娘子关一线的中国伤亡两万多人。

这一战消灭日军三万人,这还是忻口一线日军的损失,至于娘子关一线的伤亡情况都无法统计。

如果单纯计算战死的话,中国军队只比日军稍微多一点,这个战损比可以说是非常漂亮,远远超过了中日双方之前的预想,按照中日高层之前的预想,中日军队之间的战损比至少会在五比一,并且由于经过华北作战和淞沪会战,中日军队之间战损比的确都在五比一以上,往往牺牲五个以上的中国军人才能杀伤一名日军,在有些战斗中的战损比更高,有时候要达到牺牲十个来换一个日军,所以在中日高层来看,中日对战之中,中国方面几倍于日军的伤亡才合理。此战中日军队之间几乎持平的战损比,令所有人震惊,尤其忻口一线面对的还是日军的王牌精锐部队。

不过仔细一想也属于正常。

中国军队的损失主要是在前期,由于前期对日军的战斗素质没有成算,还是按照内战时对待其他国内军队的打法进行防守,被第五师团上来就上了一课,前线部队,尤其是中央军十四集团军各军的阵地,防炮、防空能力完全不够,在日军火炮、飞机的密集轰炸下伤亡很大,同时对日军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估计不足,阵前很多官兵一露头就被爆头,机枪火力点刚开始发射就被掷弹筒炸毁,就连高级军官也对日军了解不足,这也是郝梦龄军长等人壮烈阵亡的原因之一。

但是到了战斗僵持期,总结出日军的作战方式后,前线和部队都进行了有意识的规避,并且有了晋绥军堪称强大的炮兵支持下,伤亡逐渐变小。

到了后期反攻之时,这时就是中国军队追着日军打,这个时候的战损对比更高,日军此时的伤亡非常大,从开始崩溃到撤退到平型关的过程中损失上万人,而中国方面这时的损失极小。

此战之后,中日双方都进行了总结,中国方面总结的能够获胜的原因为:

第一,此战中忻口和娘子关的地理地形都非常有利于守军,而不利于日军,忻口和娘子关的地形简直是为防守而定做的,虽然两地地形并不完全一样,但是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日军惯用的迂回等战术在此没有施展的余地,日军只能硬碰硬。同时在晋北,多山地的地形也利于在敌后打游击,日军的后勤很容易就被截断。

第二,中国军队后勤补给方便,而日军劳师远征,后勤运输不利。而晋绥军为代表的中国军队是在本土作战,有同蒲线可以将太原生产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到前线,并且人员的运动和补充也非常方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