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小说>陈炎彬纪元:星辰彼岸的火焰> 中国礼仪概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中国礼仪概述:(1 / 2)

中国礼仪概述:

中华民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构成。从三皇五帝、夏商周,直到元明清,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也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礼仪文化。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着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在长达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历史中,人类逐渐开化。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知道打扮自己。他们用穿孔的兽牙、石珠、骨管来装饰自己,并产生了原始的审美观念和宗教情感。这些用穿孔兽牙、石珠、骨管来装饰自己的行为,说明他们已注意到自身某些行为的规范,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这些原始的行为规范,可以说是礼仪的萌芽。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一些礼仪形式的原始习俗开始形成。例如,在父系氏族社会,为了联络感情和交换劳动产品,人们互相拜访逐渐形成习俗。商朝时,商王对鬼神非常崇拜,祭祀活动频繁。这时的祭品多用玉制,品种有璧、琮、圭、璋等。在举行祭祀活动之前,要进行沐浴、占卜、更衣等准备,这些都体现了原始礼制的发展。

礼仪的形成时期在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至前771年)。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并以礼制作为立法行政的基础和指导思想。在这一时期,礼被用来维护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统治,礼制成为区分贵贱尊卑、维护宗法制度和宗法等级的工具。例如,周朝初期的周公旦“制礼作乐”,把尊尊、亲亲两种准则和宗法等级制度结合起来,创建了一套以天子为中心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礼仪规范,总称“五礼”,用以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