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崎有些生气,虽然不容易从他的脸上猜测情绪,但是他的气场变得窒息压抑。他把丹妮抱在怀里,轻轻地飞进了她房间的窗户,非常平稳地落地,就像一只猫一样。
“你出事了谁来负责?让那个小护工吗?她能承担得起代价吗?”
她笑了。笑声很轻松,很自然,不费力气,这笑声听起来很正确:“我不需要任何人来对我负责。设想一下,我在别人心里真的占很重要的位置吗?用你的话来说,没有谁在别人眼里是特殊的。”
“那你欠我的十二年债该如何偿还?”雾崎挑起一边眉,他的双臂紧紧搂着她,把她抱到床上,重新盖好被子。
“就用你喜欢的方式。”
雾崎漫不经心地扯了扯嘴角,脸上的表情并没有触及他的眼睛。他的声音很低,却又充满了探索:“你都听见那些人是怎么评价你的吧。”
“善与恶的交织、斗争,正是人性完善所不可或缺的一方面。”丹妮直视着雾崎那双戏谑的眼睛,她站在哲学的角度告诉他,自己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理解。
雾崎的脸紧绷着,他只是平静地看着她,他想听听她口中的哲学,是否能对他的内心造成一定程度的波澜和撞击。他也会暗自将她所说的理论与自己的理论有机结合,试试能不能互相贯通。
她说:“人生的意义在于永不满足的追求,一旦欲望满足了,就意味着幸福的终止,毁灭的到来,人生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丹妮说的话,外人听起来也许会感到毫无头绪,认为无关紧要,答非所问。
歌德说:“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就要给世界创造价值”。
“外貌”只是一种形式。丹妮想把世界与自我,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历史之间和谐统一起来。“外貌”能肯定人的本能和欲望。那些路人的消极言论所折射出的思想,不仅是外在的社会恶的抽象,也是人内心恶的一个象征。
“托雷基亚,他们都说你是个癫狂的科学家、哲学家、恶魔、变态,”丹妮想抹去雾崎眼中的痛苦,但是她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听起来要比她设想的真实得多。“在你漫长的探索历程中,黑暗一直与你形影不离,你的一生,都是光明与黑暗在不断斗争,不断交织的过程。这正隐喻了,每个人的许多选择都是善与恶斗争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