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说的那个“太阳之子”从来不会屈从,而是努力向善?这正是象征了人内心斗争的过程,恶的观念并非从不存在,而是他经常被人们心中的善所打败。
哲学家们如是说: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以人类道德的堕落为代价的,历史的进步是以历史灾难为前提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
人性中“恶”的象征随处可见,但同时,这些象征又是人生进取的必要力量,激情来自于欲望,善来自于恶,对来自于错。善与恶相克,也相互转化,矛盾的对立面是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
丹妮解释道:“我所论述的观点来源于歌德所写的《浮士德》,这本书演示了广阔而深邃的人生旅程,为人类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凯歌。也总有人怀着热忱之心向那些恶势力证明——千万别小瞧人类。他们的精神力量是不容小觑的。”
当人类拥有了作为“主体”的意识,人类就不再是来自尘土又复归于尘土的平凡生物,而是一个不断奋斗进取追求清明境界的圣徒。
她意味深长地说:“让灵与肉相互和谐统一的前提下走进你的生活,同时要关注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雾崎。你从不信仰上帝或是梅菲斯特,但是你从未停顿,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才能感到满足。精神并不是抽象发展的,而是在行动中实现的。”
这也是丹妮试图告诉自己的东西,她和托雷基亚都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托雷基亚得出的理论正在被另一种精神和意识形态所推翻,它们是具有压倒性的。这也就进一步推动了他的心理扭曲,无时无刻都在怀疑自己追寻的东西,一切都是虚无的。常人是无法看到、无法听到、无法理解的。
“你必须有两种精神,贯彻到底。能拯救我们的,只有坚定自己的意识形态不被任何外界因素所侵蚀。”
雾崎却发出低沉又疯狂的笑声,他上前捏住丹妮的下巴,强迫她与他对视,他说:“离你觉醒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我很想看看你会做出怎样的抉择?伊莎丹妮,你是离恶魔最近的女人,你曾经跪在神的雕像面前,祈求能获得原谅和救赎。”
“正如我刚才所说,我没有找到确切、有说服力的答案。”丹妮抖动着嘴唇,伸手握住了他的手腕。她继续不动声色,微微转过头继续说:“属神之人的灵魂应该得到安息,得到神的庇护,长眠于那个游离之境。可我的内心孤独,遍体鳞伤。雾崎,你知道我为什么睡不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