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 风雨欲来(1 / 2)

乾军攻克浗州城后,苏温言没有立刻行动,而是让士卒们歇息了一天。他深知士兵们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需要时间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同时,他还对城中的降卒做出了安排。按照苏温言的要求,那些作恶多端的首领被斩首示众,以示惩戒;而其他降卒则被打散并编入军中,或者充当民夫,协助军队进行后勤工作。

随后,薛贵和齐国忠二人分别沿着沅河向上游进发,并在睦州分道扬镳。他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一个向北进军,另一个向西南方向前进,目的都是收拢安南各地的溃散之兵。如今,安南境内到处都有土匪肆虐,局势混乱不堪。

苏温言明白,要想彻底平定安南之乱,必须首先收集安南境内剩余的溃败之兵,并将其充实到自己的军队中,以壮大兵力。毕竟,仅依靠龙骧卫现有的三万多士卒去对抗安南的十余万叛军,有些太过于自大。而且,即使能够获胜,也会给龙骧卫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动摇刚刚建立起来的编制。因此,苏温言决定采取稳健的策略,先集中力量解决眼前的问题,再考虑如何寻机与叛军决战。

在这之后,苏温言就带着大军就在浗州一动不动,时间悄然流逝,又是八天过去了,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直到苏温言做出了新的决定。他命令手下千户王项率领自己的千人部队坚守浗州城,然后亲自领军向西进发,目标指向安州。

行军两日,路途并不平坦,他们遭遇了几波叛军,但最终还是顺利抵达了安州。这里仍在乾朝的管辖之下,尚未受到叛军的攻击。然而,周围不时出现的小股叛军让人感到不安。苏温言并没有进城,而是选择了城外的一处高坡作为据点。他们迅速建立起营地,居高临下,俯瞰着整个安州城和方圆十几里的土地。

这个地方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高耸且险要,占据此处可以环视四周。而且,其山上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可以容纳数千人的规模。苏温言带领几千人在此处耐心等待,其他人则进入了安州城。

又过了数日,薛贵与齐国忠各自率领上万兵马归来,他们在北面高坡下安营扎寨,形成了一道坚实的防线。现在,苏温言手中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八万人,已经能够在安南与万民军好好较量了。

苏温言将所有兵马整编,分为三方:龙骧卫一方、三州士卒一方和刚刚到来的两万人一方,共计八万两千兵马。第二天清晨,八万兵马整齐列队,三州士卒作为前军位于队首,龙骧卫步卒作为中军,龙骧卫骑兵作为侧翼,剩余的两万则作为后军。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安州出发,朝着两军交战的最前线——伯山一带行进。

那日苏温言看见军报上写着,得知赵国公泰禾败退,并在骅州收拢残兵,准备坚守。而伯山距离骅州只有四十里,是目前双方交战最为频繁的地方。如今派出去的白马游弩手也反应说如今赵国公还在骅州坚守,与叛军在伯山以北的黄道原交战,所以苏温言决定向伯山发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