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诸朝一起看直播:从诗词到历史> 第159章 金印紫绶的绘卷28-范仲淹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9章 金印紫绶的绘卷28-范仲淹篇(1 / 2)

但是这些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解决的。

或者说,党派一直贯穿着大半个宋朝的官场,无数人因此平步青云,也有无数人因此遗憾败走。

而现在,这些斗争早也已经开始。

范仲淹的身份和他的政治观点,正是他们现在斗争的延续,或者说,是改革和守旧的对抗。

但对于宋代朝廷上的纷争,玉不识是管不到的,甚至她看不见,只能从史书上窥见曾经的风起云涌,她和这些朝代的联系,也就只有这个直播间,以及从各个朝代、各样人发出来的弹幕。

【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二十七岁时,登榜中科,名列乙榜第九十七名,开始在地方上任职,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广德军司理参军,主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这个时候,他也因为有了朝廷俸禄,便把母亲接来奉养。

到了他二十九岁时,因为他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升官了,同时他也归宗恢复范姓,改姓名为范仲淹。

公元1021年,即天禧五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在这段时间里,范仲淹亲眼见到当地百姓生活之苦难,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扞海堰。

三年后,即天圣三年,因张纶奏明朝廷,仁宗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

看看见玉不识的介绍正式进入了正题,大家的兴趣都提了起来。

当然,也是大家对这位“北宋第一完人”的好奇。

“‘工作’?”刘彻忍不住把这个范仲淹和自己一朝的霍光相对比。

现在的霍光还是小孩子一个,但后来入仕的“霍光”,可是没有像范仲淹这样在底层历练过。当然,凭借着他哥的地位,他也不用这一步。

以及,登榜中科?

刘彻的目光移到了天幕旁边列举引用的资料,对这个“科举制”的介绍很是感兴趣。

这还是第一次完整详细地列出相关资料呢!之前每次提到,或许是因为主题关联性不大,都是简单带过,远不如这次的资料来得多。

他们汉朝依旧是以察举制和征辟制为主,但其实他也觉察到了其中的优点和弊端。这个时候,这个“科举制”也算是来的正是时候。

刘彻看着水幕,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然后光明正大地扫视了一圈殿中众人。

嗯,去病看着依旧是分出了不少心神在神游,他也就是之前天女在介绍“霍光”和“诸葛亮”的时候认真了一下,现在看着范仲淹的内容尚且集中在文治方面,兴趣就有些淡淡的。

——还是孩子啊,心情都不带遮掩的。

至于其他人……

刘彻的目光从他们脸上一一扫过,他们或若有所思,或心不在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