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抢车位”再陷入瓶颈的话,或许就是微博真正的衰落之始!
这下子,包括投资人在内,这条利益链条之上,几乎所有的相关人士都沉默了。
按说豆瓣和微博之间,那就是左手打右手的问题,谁赢谁输并不怎么值得让人高兴。
可是微博前期投入了那么多,要是还达不到相应的效果,那才是真的血亏。
此刻真正感到高兴的,可能就是凌平那些竞争对手了——原来微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牛逼啊,那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当然,另外一批感到高兴,或许还有豆瓣的员工。
他们就是纯粹的打工人,根本代入不了老板的喜怒哀乐,仅有的一点集体荣誉感,可能还放豆瓣上了。
谁都不喜欢偏心的爸妈,更何况还是白白给人当垫脚石,哪怕自家的公司也一样,这种感觉也太糟心了。
凌平估摸着,可能已经有人开始在打退堂鼓了:早知如此,还不如全力发展豆瓣呢,折腾这些干嘛?
如果凌平不是重生者,没有见过微博的辉煌,大概也会做出和这些人一样的选择。
但是此时此刻,他根本就不会动摇自己的心志。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既然微博核心竞争力不足,那就增强竞争力好了。
本来他为微博制定的路线,是复刻后世“糗百”的起步路线,靠段子来赢得人心,再配合一点打拳、对立的元素,慢慢把平台炒热不成问题,再一步一步递进式地放出新功能。
现在看,这样的进度还是太慢了。
互联网都讲究闪电战,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微博要是在这里泻了心气,以后怕也是会跟着失去那股迎难而上的韧劲。
这压根不符合凌平的性格,他手下的公司就没有一个怂的,基本都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这次也干脆利落地拿出了备用方案——“热搜”。
既然要战,那就帮微博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吧!
本来按照凌平的规划,热搜至少也要在年底上线,最好能花一笔钱,配合春晚一起联动,就像后世支付宝的五福活动一样,无论热度还是流量,先吃饱了再说。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拿出来热搜,其实也不算亏。
微博毕竟还是个新东西,可以利用新功能在年轻人中慢慢发酵口碑,之后再辐射到各阶层人群。
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用户在互联网产品上的体验并不及时,许多人前脚看到,可能转头就忘,也不必一定贪春晚的那点营销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