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在这方面花的钱越来越多,以前孩子不多,现在人口都有六百万人了,光几十万孩子的课本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好在华夏的造纸、印刷产业很发达,教材全部免费,成本可以压到很低,不然这小学教育就会让民政署喝一壶的了!
李天做为华夏监国,只要有时间都会去小学、中学、大学教学,他收养的孤儿除非是考不上,都会上中学、大学,学费都是他提供的,他还常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在华记自办的学校门口都有这样一块牌子,上面就是“知识改变命运”这六个大字,是由袁可立老大人题写的。
在华夏父母不送孩子去上小学,会被罚去做义务工,让所有人都看看这些没有远见的父母,会遭人白眼的。有困难去找民政署或者找伯爷的助学专署,都能得到解决,毕竟现在小学的教材全部是华记免费提供的,小学教师的月饷是伯爷的助学基金会提供了一半,并且主要是给那些刚刚成立的新根据地,民政署没有财政能力的学校。
而华夏现在大部分地区的民政署的财政能力都能自给,民政院每年都有大笔的教育资金预算,基本上全覆盖小学的教育,父母只要付出一点学杂费就行了。华夏此举可谓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回,小学教育是强制教育,教材已经非常正规了,教师队伍在近几年好而几万中学生毕业后,得到了很大补充,非常充足,台北大学教育学院的毕业生每年也有三百多人,李天的努力终于开始开花结果。
华记近二年投入的教育经费都达到了八十万两以上,而民政院的教育投入则达到了一百多万两,两方面加起来,每年支出教育经费二百三十多万两,宁可不建民政署的办公楼,人民军的军营,也要建学校。这些教育经费达到了不计战时抚恤的人民军军饷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当然军费的大头是装备费,战时的武器弹药消耗也是一大块。这个时代的生产效率毕竟不太高,成本摆在那里,如果不是李天坚持每年卖军火给倭国各地大名,军工厂头几年根本就支持不下来。这才挤出头几年的教育经费,现在随着海贸规模的极速扩大,经费紧张的情况才得到彻底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