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此举会掀起多大的波澜,信不信明日清晨,你的奏折能堆满我的书房。”
“你如今已是太子,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吗?现在的你不再是越王,而是太子,一举一动皆代表皇家,代表大明。做事能否别那么冲动?”
“非要让朝廷鸡犬不宁,你才满意吗?”
朱棣一口气将心中不满尽数说出,朱瞻基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反驳。
直至朱棣说完,朱瞻基才轻声道:“爹,你觉得我还是三年前的那个越王吗?”
“这三年,我可曾做过一件胡闹之事?”
“在您心中,儿子就是如此不知分寸之人吗?”
朱棣闻言微愣,看向朱瞻基,皱眉道:“这么说,此事并非你一时冲动?”
“不是。”
朱棣目光一凝,严肃地问:“你发现了什么?”
朱瞻基眼中闪烁寒光:“有人在捣鬼!”
朱棣心中一惊:“捣鬼,杨溥吗?目的何在?”
朱瞻基冷声道:“杨溥是否参与,我不知。但此事定有人幕后操纵,且目的不小。他们针对的恐怕是我,想来此人已按捺不住了。”
“哼,他们以为我畏惧天下读书人的舆论。然而,我真不怕这些。这次正好,我可以借此机会,揪出这些背后的捣鬼者。”
朱棣目光凝重:“你的意思是,你们一直在追查的那个‘公子’又出手了?”
朱瞻基冷笑:“不知,但八九不离十。这次,我就是要引他现身。潜藏多年,想必对方已形成强大势力,不知这次他会掀起何种风浪。”
朱棣皱眉道:“难道不能将此人扼杀于萌芽之中吗?这太平日子才过三年,又要折腾。”
朱瞻基轻叹:“爹,大明要安稳,此人必须除去。他就像藏在阴暗角落的毒蛇,你不动他,他饿了也会咬人。千日防蛇,不如引蛇出洞,彻底解决这个麻烦。”
朱棣看向朱瞻基:“你打算如何行事?”
朱瞻基微微一笑,凑近朱棣耳边低语良久。
半晌后,朱棣惊讶地看着朱瞻基:“儿子,你确定要这么做?”
朱瞻基轻轻点头:“必须如此,否则,那些躲在暗处的人不敢跳出来。这次是个绝佳机会,利用得好,我们就能以逸待劳,永绝后患!”
朱棣想了想,问:“你有多大把握?此事若处理不当,会给大明带来动荡。”
朱瞻基认真道:“八成把握,爹,放心吧,有我在,大明不会乱。你要相信儿子啊!”
朱棣沉吟半晌,犹豫不决。但看着朱瞻基的脸,忽然想起先帝临终前的叮嘱...
心中微颤,然他深知此事终须面对,与其日后受制于人,不如先发制人,握紧主动。
“罢了,此事为父应允,必全力以赴助你,但近时恐你需忍辱负重。”
朱瞻墉淡笑回应:“父皇过虑,儿臣岂会畏惧。”
朱高炽深深望了朱瞻墉一眼,微微颔首,陷入沉思。
父子俩一番密议后,朱高炽由朱瞻墉送离太子府。
回宫途中,朱高炽目光投向西天。
心中满是沉重,许久,他低语道:“尔等顽童,果真是你们之一吗?何不安分守己,安享太平岁月?”
与此同时,京城一隅的别院内。
一位老者与一袭白衣的女子对弈。
棋局即将收尾,老者手中的棋子顿住,嘴角掠过一丝深意。
“此局终将落幕,呵,让老夫久候了。此局过后,老朽方能真正逍遥自在。”
“祖父,说什么呢,专心下棋,孙女就要赢了。”
“呵呵,是么?鹿死谁手,尚难定论!”
“怎么可能,此刻已至关键,孙女怎会败北,哼,这次定要战胜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