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轻哼一声,凝视棋盘,愈发专注。
她与祖父对弈从未胜过,此次好不容易占据优势,自当全力以赴求一胜。
老者微摇头道:“身陷局中,又如何能洞察全局?呵呵。”
次日清晨,朝堂之上。
“陛下,微臣请弹劾太子!”
“陛下,微臣亦请弹劾太子!”
“陛下,微臣同样请弹劾太子!”
“......”
早朝甫启,率先按捺不住的便是那些御史们。
他们如被点燃的炮仗,纷纷跳了出来。
所有御史齐心协力,怒视朱瞻墉,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朱瞻墉面无波澜,淡淡扫视御史,未发一言。
朱高炽端坐龙椅,皱眉望向这群御史。
“尔等欲弹劾太子何事?”
话音刚落,便有御史出列:“微臣弹劾太子,恃太子之位,无辜加害我大明太学生......”
“微臣弹劾太子,......”
“微臣亦弹劾太子......”
连绵的弹劾之声不绝于耳。
都说文人之口,杀人无形,今日朝堂之上,此言得以印证。
因昨日之事,众御史联手弹劾朱瞻墉,列举其十八大罪状。
若罪状成立,朱瞻墉恐怕死不足惜。
关键在于,这些御史言辞凿凿,竟将朱瞻墉描绘成十恶不赦的恶魔。
朱高炽闻此十八大罪状,面色铁青。
面上无丝毫表情,仅绷紧脸庞,难以窥探喜怒。
暗中,他已是怒火中烧。
朱瞻墉为人如何,作为其父,他岂能不明了?当着他的面,直接弹劾其子,这些御史哪里把他这位皇帝放在眼里?真当他脾气温和,不敢杀人吗?
朱高炽暗暗握拳,强压愤怒,目光逐一扫过御史们的面庞,将他们一一记在心中。
此刻,他要配合儿子演戏,待此事尘埃落定,必让他们付出代价。
此时,大殿之下,群臣对朱瞻墉的弹劾愈演愈烈。
先是御史发难,列举罪状,继而六部官员纷纷站出,一同声讨朱瞻墉,接着礼部、户部、吏部等出面,支持御史们。
就连这三部尚书也一同声讨。
工部尚书王诏有意站出来反驳几句,刚欲行动,却被他人拉住。
王诏一愣,回头看向拉住他的人。
竟是自己的女儿王芸。
王芸乃大明天军总教头,按理属军职,却被朱瞻墉安排在工部。
只见王芸轻轻摇头。
王诏一怔,王芸是朱瞻墉一手提拔之人,如今朱瞻墉遭难,她非但不支持太子,还阻拦他支持,这是何意?难道自己养了个白眼狼不成?